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中药资源普查分析,焦作市中药材的开发利用情况,特别是四大怀药的开发利用情况,结合焦作市药材蕴藏量,焦作市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中药资源发掘利用不够
焦作市中药资源品种多,产藏量大,是四大怀药的产区,但开发利用率低,没有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主要原因是市场信息不灵、组织收购不力、宣传发动不够,还有数百种数量大、质量好的药材没有发掘利用,另外还有一部分药材由于市场销售不畅,用量小,分布零星不易采挖,加之价格偏低,而造成资源浪费,市场供应脱销,如商陆、茵陈、斑蝥等。
二、野生中药资源遭到破坏
野生药材由于连年采挖、只采不育、掠夺性的收购、不注意资源保护和繁育,特别是人为的活动、开山造田、开垦种树等几方面的原因造成资源减少,产量下降。有的品种如天花粉、栝楼、槐米、黄芩等,仅能供应当地使用,提供不了商品药材。
三、缺乏统一管理
近年来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有些单位和个人插手收购、加工、销售中药材,如山楂、槐米、山药、菊花、地黄等,造成资源外流。大多数是以营利为目的,很少考虑生态平衡、资源发展等问题。无计划性、不分季节采挖,降低了药材量,使有些药材资源遭到破坏,甚至使有些品种濒临绝种。
四、中药科研工作落后
中药虽有悠久的历史,但缺乏先进的科研手段,科研工作较落后,县级地方基本没有中药科研机构,很不适应生产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中药材只重视商品生产、经营,忽视发展药材生产。无论是在药材种植技术、饲养加工技术及药材质量的研究上,还是在药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上,都处于落后的原始状态。
五、职工队伍素质差,技术水平低
中药人员匮乏,职工队伍素质差,技术水平低,是目前中药发展缓慢的关键原因。职工文化水平低、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低、技术人员少(“三低一少”),近几年随着老药工的退休,新增青工比重大,三低一少状况有增无减,加上中药工作劳动强度大,多数人员不愿干中药材这一行业,也影响了工作的全面开展。中药事业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十分突出。
六、地产药材深加工,多层增值差
焦作市地产药材虽有一定的加工技术,但绝大部分地产药材仍处于原始的初级加工阶段,以原料调出的居多。有不少中药资源材本可以综合开发利用,但因生产条件、技术条件等的限制,尚不能充分利用。如焦作市有关部门研制的怀参茶、怀菊饮、怀菊香槟、糖水怀山药、药枕等品种限于生产工艺落后,深加工较粗浅,质量较低,销路不畅,不利于大量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