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怀药经营
怀帮曾相继在武汉、北京、天津、西安、安国(今河北祁州)、禹州、周口等地,修建药王庙或怀庆会馆,开设药材行栈,就地开展怀药贸易。在武汉,怀庆药商讲求信誉,货真价实,公平交易,使怀药贸易在全国13个药材行帮中独占鳌头;在禹州,清道光年间创建的怀庆会馆,雕梁画栋,雄伟壮观,享有“十三帮一大片,比不上怀帮一个殿”之美誉;在河北安国,怀帮一次捐银40万两,资助修建药王庙。开设于此的杜盛兴、协盛全等药材行栈,专营四大怀药和名贵药材,主要供应上海、北京、天津和苏州、杭州各大药店。在国外,四大怀药也享有盛誉。清同治之后,四大怀药又销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民国初年,怀药曾先后赴美国旧金山和南洋马尼拉万国商品博览会展出,博得外商高度赞赏。
(1)武汉的怀药贸易:怀庆府所产的四大怀药开始打入武汉市场时,先由汜水经禹州、过社旗,入唐河、襄河,南下到武汉。原在万寿桥起卸货物,后改为在九如桥起卸货物。开始运到的怀药,存放在船中或临近客栈,然后去寻觅雇主。稍后,交易日繁,货物日益增多,远销怀药的商人急需有一个定居点,便于存放货物和相互交易,也给客人以居食之便。于是,他们就在九如桥巷新河边建立了三个专业性药栈,即忠兴栈、三合公、三成公。后由怀货庄发展成为怀帮。怀帮供奉药王孙思邈,又由全行业议定,在武汉硚口区购置土地25亩,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破土动工,兴建覃怀药王庙。怀帮又在新安街拥有药帮一巷、药帮二巷、药帮三巷、药帮大巷、怀安里等地盘,为怀药商人所使用,还修了很多怀药商住房。经营怀药的大商号协盛全占用的一条巷叫全记巷;杜盛兴使用的一条巷叫作杜家巷,在经营业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这些地方的怀药堆积如山。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八月二十日,怀药商人在武汉组织两次药材交易大会。
(2)天津的怀药贸易:同治年间,是怀药贸易在天津的兴盛时期。当时,怀庆府辖区内的药商,设在天津的大商号有同德药行、协盛全、杜盛兴、新复兴等药材行栈,专营四大怀药,总存货量达万件以上。同德药行在香港等地设有分庄,专门办理出口交易手续。这些怀药商号以经营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为主。经营的怀地黄分4支、6支、8支、16支至40支以上为套货,俗称几成单,以几成单为核价依据。加工的原身货,主要用于出口,运销国外。小地黄,主要被销售到我国东北各省及山东等地。怀山药除经营光货外,并有毛山、切头等货。山药12支以上均用小木箱装,每箱50千克装。怀牛膝,分头肥、二肥、三肥、平条,均用木箱装,每件100~150千克。怀菊花分木箱装和布包装两种,以此要求组织出口和内销。这些大的怀药商号除专营怀药外,还创制了自己的名优药品。杜盛兴的麝香远近驰名,大雇主是北京同仁堂,成交量巨大。协盛全药庄专营朱砂,其所制的协字麝香,也极有名望。为了便于联谊和怀药交易,经怀药商人议定,于同治七年(1868),在天津市红桥区曲店街,兴建了一座规模宏伟的怀庆会馆,专供怀药商人使用。
(3)安国的怀药贸易:康熙年间,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一年兴起两次药材大会(春、秋季),从那时起怀药商人就打入祁州市场,由肩挑贸易到车船贩运,由小到大,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怀帮队伍,由于注重信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而远近驰名。例如,怀庆府设在祁州的杜盛兴商号,除主营四大怀药外,还兼营麝香、朱砂、黄芪、党参等药材,在经营外地药材上,他们强调道地产品的购进,强调成色务好,价格务廉,待人接物以和为贵,赢来了崇高信誉。该商号经营的麝香,以四川省灌县(今都江堰市)为总站,派人到松潘、芪州、杂谷口、新街口等地收购;在甘肃省临洮、陕西省双石铺兼收党参;在湖南省常德专收朱砂;在山西省太原专收黄芪等。其业务行销到北京的同仁堂、长春堂,上海、苏州的雷允上、童涵春、蔡同德,杭州的胡庆余堂等全国著名药堂。1876年,祁州重修药王庙时,在祁州的怀药商人,捐施白银达40万两。
(4)禹州的怀药贸易:康熙二十五年(1686),禹州兴起了药材大会,经营怀药的商人,舟车节转将怀药打入禹州市场。同仁堂、屈同仁、协盛全等怀药商号相继开业,怀庆药商又于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不惜巨额兴建了怀庆会馆,使怀药商人的经济实力名震禹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