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连 翘
一、植物名称
连翘(《神农本草经》),别名:旱莲子(《药性论》)、大翘子(《唐本草》)、空壳(《中药志》)。
二、药材来源
本品为木樨科落叶灌木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
三、应用历史
连翘是一味常用中药材,至少在《神农本草经》成书时已经收入主流本草学著作中。需要指出的是,《神农本草经》中实际收录了连翘与翘根2味名称中含“翘”字的药,其中连翘入《神农本草经》下品,“连翘,味苦平,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并无疑义,而翘根至少在陶弘景(456—536)时代人们就已经感到相当陌生了,《神农本草经》遗文说“翘根,味甘寒平。主下热气,益阴精,令人面悦好,明目。久服轻身,耐老”。陶弘景注曰“方药不复用,俗无识者也”。此后,唐、宋诸本草多将其列入“有名未用”条目下作为一则传世文献加以保存。直至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时,才将其并入连翘条内加以讨论,认为所谓翘根即连翘之根,临床医家例多遵用。
在不了解连翘品种变迁轨迹的前提下,对前代临床、本草文献妄加评议,势必形成张冠李戴之谬。今天普遍认为连翘的原植物为木樨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历史上连翘的使用品种曾经有过明显的变化,唐或唐以前概以湖南连翘为主,宋代湖南连翘与连翘并用,并且已经呈现出连翘取代湖南连翘之趋势。吴立宏、胡海燕等人指出:大致从《本草图经》始,中药连翘的原植物湖南连翘已开始让位于木樨科的连翘。《本草图经》:连翘……有大翘、小翘二种,生下湿地或山冈上,叶青黄而狭长,如榆叶、水苏辈。……今南中医家说云:连翘盖有两种,一种似椿实之未开者,壳小坚而外完,无跗萼,剖之则中解,气甚芬馥,其实才干,振之皆落,不着茎也。……如椿实者,乃自蜀中来,用之亦胜江南者。这正是木樨科连翘这一木本植物的特征,果实也似椿实,但壳小而坚硬,无宿存花萼,剖开后气甚香,果实干后即脱落。南中医家所说的连翘极似现代的“青翘”。
从其应用源流上可以看出,连翘的原植物经历了从金丝桃科草本到木樨科木本的转变,其使用部位则经历了从翘根、茎叶、花、实逐渐向果实集中的过程。从历代方书医案的记载来看,青翘、老翘多混在一起统称连翘,清代以前未见明确的“青翘”“老翘”专名出现,但本草、临证书籍中,却在事实上对二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区分。二者的使用情况,宋元之际,难以确考;明清之际,似以青翘略盛;而当代则以老翘为主流商品。我们有理由相信,青翘、老翘的明确区分使用实践早于文献,从目前可以查考的资料可知,明清以降,本草学家和临床医家在各自著作中实质性描述或提倡使用青连翘已越来越多。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学》一书指出,“连翘商品分青翘及老翘即黄翘两种,以老翘为主流商品,一般不分等级,均为统货。青翘以色绿、不开裂者为佳,老翘以色黄、瓣大、壳厚者为佳”。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规定连翘的检测标准也有青老之分,“【检查】杂质青翘不得过3%;老翘不得过9%(通则2301)”。“【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冷浸法测定,用65%乙醇作溶剂,青翘不得少于30.0%;老翘不得少于16.0%”。上述信息提示,青翘、老翘不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质检和参考教材中均已有所区别,但在大多数药材集散市场和医院药房中,青翘、老翘仍同处一柜、混为一体。通过温习文献,我们知道明清以降的临床家已能分别青翘、老翘之用,各取其长。但青翘、老翘间取舍分寸的拿捏尚未达到像青皮、陈皮、枳实、枳壳那般细微、准确。对于青翘、老翘的本草学考证只是精细鉴别、审势度用的开始而非终结。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将药理药效、临床实践二者互相印证,对青、老翘的精细应用才能取得真正的突破,因此有必要对二者的差异进行更加全面细致、周到深入的研究。
四、植物特征
连翘为落叶灌木。枝开展或下垂,棕色、棕褐色或淡黄褐色,小枝土黄色或灰褐色,略呈四棱形,疏生皮孔,节间中空,节部具实心髓。叶通常为单叶,或三裂至三出复叶,叶片卵形、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长2~10厘米,宽1.5~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圆形、宽楔形至楔形,叶缘除基部外具锐锯齿或粗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黄绿色,两面无毛;叶柄长0.8~1.5厘米,无毛。花通常单生或两至数朵着生于叶腋,先于叶开放;花梗长5~6毫米;花萼绿色,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6~7毫米,先端钝或锐尖,边缘具睫毛,与花冠管近等长;花冠黄色,裂片倒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1.2~2厘米,宽6~10毫米;在雌蕊长5~7毫米的花中,雄蕊长3~5毫米,在雄蕊长6~7毫米的花中,雌蕊长约3毫米。果卵球形、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2~2.5厘米,宽0.6~1.2厘米,先端喙状渐尖,表面疏生皮孔;果梗长0.7~1.5厘米。花期3~4月,果期7~9月。
五、本地特色
(一)药材分布
连翘是焦作市的传统道地中药材,应用历史有2 000多年,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全部为野生资源品种,遍布于太行山区,在博爱县、沁阳市、焦作市区、修武县的低山区以及济源市的中山区均有分布,蕴含量在150万千克以上。春天漫山遍野布满黄花,成为一道观赏风景。
(二)生长环境
连翘系落叶灌木,喜向阳和温暖气候,耐寒,宜生长于沙壤土及黏壤土,家种野生皆宜,排水良好的荒地和庭园、路旁、河堤均宜栽培,种子繁殖以及分株、压条、扦插均可,野生一般在山坡、草地、灌丛等处。3~6月,花逐渐开放。6月,花开始凋谢,这时候,果实开始萌发,叶子逐渐长出。果期7~8月,8月以后,果实逐渐成熟。8~9月采收的略带青色的果实,称为“青翘”;10月,果实发黄,这时采收的果实称为“黄翘”。
纵观连翘生长的全过程,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在开花期内,不易受风寒侵袭。在此期间,要求雨水充足,如果雨水充足,则长出的果实肥厚、紧密。否则瘦小、稀疏。此时,适逢焦作北部山区降水集中而且量大,加之气温较高,光照充足,十分有利于连翘的生长。其后,连翘的生长对气候的要求不太强。
(三)质量鉴别
1.性状特征 连翘长卵形至卵形,稍扁,长1.5~2.5厘米,直径0.5~1.3厘米。顶端锐尖,基部有小果柄或已脱落。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或多数凸起的小斑点,两边各有一条明显的纵沟。青翘多不开裂,表面绿褐色,凸起的灰白色小斑点较少;质硬,种子多数黄绿色,细长,一侧有翘。老翘自顶端开裂或已裂成两瓣,外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内表面多为浅黄棕色,平滑,具一纵隔;质脆;种子棕色,多已脱落。气微香,味苦。
2.质量标准 连翘药材分青翘和老翘(黄翘)两种,秋季采收青绿色初熟果实,蒸熟或用开水煮沸片刻,晒干,即为青翘,以身干、色青绿,完整不开裂,无杂质者为佳;霜降后采收成熟变黄的果实,拣去杂质,簸净种子,即为老翘,以身干、色黄、壳厚、无种子、无杂质者为佳。
六、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育苗地最好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夹沙土地;扦插育苗地,最好采用沙土地(通透性能良好,容易发根),而且要靠近有水源的地方,以便于灌溉。要选择土层较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山地或者缓坡地成片栽培,以利于异株异花授粉,提高连翘结实率。一般挖穴种植,亦可利用荒地、路旁、田边、地角、房前屋后、庭院空隙地零星种植。
地选好后于播前或定植前,深翻土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基肥3000千克,以厩肥为主,均匀地撒到地面上。深翻30厘米左右,整平耙细做畦,畦宽1.2米,高15厘米,畦沟宽30厘米,畦面呈瓦背形。栽植穴要提前挖好。施足基肥后栽植。
(二)育苗
连翘可用种子、扦插、压条、分株等方法进行繁殖,生产上以种子、扦插繁殖为主。
1.种子繁殖
(1)采种:要选择优势母株。选择生长健壮、枝条间短而粗壮、花果着生密而饱满,无病虫害,品种纯正的优势单株作母树。注意观察开花、结实的时期,掌握适宜的采种时间。采集要及时,避免种子成熟后自行脱落。一般于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采集成熟的果实。要采收发育成熟、籽粒饱满、粒大且重的连翘果,然后薄摊于通风阴凉处,阴干后脱粒。经过精选去杂,选取整齐、饱满又无病虫害的种子,储藏留种。
(2)种子储藏:在不同条件下储藏连翘种子,对其发芽率影响极大。北京科研单位1977年收连翘种子放鸡心瓶藏室温下,至1979年2月26日测发芽率为43.7%。据海南药物站试验:连翘种子采用干燥器储存较好,储存11个月后出苗率仍可达85.3%;用沙储存7个月后,出苗率则降至31.3%,储存8个月以上则完全丧失发芽力;而用潮沙储存,在储存期间种子已陆续发芽,故播种后期出苗率不如干燥器储存高。
(3)种子萌发:连翘种子适宜在较高的温度下萌发。依据种子储存及萌发情况,结合实践经验,栽培时间可安排在春季或冬季,春播在4月上中旬,冬播在封冻前进行。
(4)种子育苗:连翘种子的种皮较坚硬,不经过预处理,直播圃地,需1个多月时间才发芽出土。因此,在播前可进行催芽处理。新引种地区可采用此法。具体方法为:选择成熟饱满的种子,放到30℃左右温水中浸泡4小时左右,捞出后掺湿沙3倍用木箱或小缸装好,上面封盖塑料薄膜,置于背风向阳处,每天翻动2次,经常保持湿润。10多天后,种子萌芽,即可播种。播后8~9天即可出苗,比不经过预处理的种子可提前出苗20天左右。如土地干旱,先向畦内浇水,水渗下表土稍松散时播种。春播在清明前后,冬播在封冻前(种子不用处理,翌年能出苗)。播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25厘米,开1厘米深的沟,将种子掺细沙,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耧平,稍加镇压。10~15天后幼苗可出土。每亩用种量2~3千克。覆土不能过厚,一般为1厘米左右,然后再盖草保持湿润。种子出土后,随即揭草。苗高10厘米时,按株距10厘米定苗,翌年4月上旬苗高30厘米左右时可进行大田移栽。
(5)大田直播:按行距2米,株距1.5米开穴,施入堆肥和草木灰,与土拌和。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播种,也可在深秋土壤封冻前播种。每穴播入种子10余粒,播后覆土,轻压。注意要在土壤墒情好时下种。
2.压条繁殖 在春季将植株下垂枝条压埋入土中,翌年春剪离母株定植。一般以扦插繁殖为主,苗木宜在向阳而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中栽植,若选地不当、土壤瘠薄,则生长缓慢,产量低,每年花后应剪除枯枝、弱枝及过密、过老枝条,同时注意根际施肥。
3.插条繁殖 秋季落叶后或春季发芽前,均可扦插,但以春季为好。选1~2年生的健壮嫩枝,剪成20~30厘米长的插穗,上端剪口要离第一个节0.8厘米,插条每段必须带2~3个节位。然后将其下端近节处削成平面。为提高扦插成活率,可将插穗分扎成30~50根1捆,用500×10-6 ABT 生根粉或500~1 000×10-6吲哚丁酸溶液,将插穗基部(1~2厘米处)浸泡10秒,取出晾干待插。南方多于早春露地扦插,北方多在夏季扦插。插条前,将苗床耙细整平,作高畦,宽1.5米,按行、株距20厘米×10厘米,斜插入畦中,插入土内深18~20厘米,将枝条最上一节露出地面,然后埋土压实,天旱时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太湿,否则插穗入土部分会发黑腐烂。正常管理,扦插成苗率可高达90%。加强田间管理,秋后苗高可达50厘米以上,于次年春季即可挖穴定植。
4.分株繁殖 在霜降后或春季发芽前,将3年以上的树旁发生的幼条,带土刨出移栽或将整棵树刨出进行分株移栽。一般一株能分栽3~5株。采用此法的关键是要让每棵分出的小株上,都带一点须根,这样成活率高,见效快。
(三)定植
栽植前,先在穴内施肥,每穴施腐熟厩肥或土杂肥及适量的复合肥(见选地整地)。栽植时要使苗木根系舒展,分层踏实,定植点覆土要高于穴面,以免雨后穴土下沉,不利于成活和生长。为克服连翘同株自花不孕,提高授粉结果率,在其栽植时必须合理配置长花柱花与短花柱花植株定植点。据有关报道,这两种不同类型花的植株同时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下结果率差异很大。在相间栽培(行间混交)条件下,结果率为63.9%,在自然情况下结果较多的地块,结果率仅47%。因此,将相同栽培改为株间混交配置栽植,其结果率要高些,因为株间混交使长花柱花植株与短花柱花植株互相处在包围之中,授粉时比行间混交授粉受风向、坡向、上下坡的影响要小些,能明显提高授粉率。连翘株间混交,相邻两行长花柱植株与短花柱植株配置不同,两者上下左右要错开,即单行与单行、双行与双行配置的植株要一致。除花期外,连翘长花柱花植株与短花柱花植株在外形上也不易辨别,特别是幼苗。为适应生产需要,可在其开花时,将其分别采用扦插、压条、分株等方法繁殖,其中主要是扦插,因为其繁殖材料来源广、利用率高、繁殖系数大,能满足造林需要。由此,便可解决两种不同类型的花植株混交栽植种苗不足的问题。
(四)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苗期要经常松土除草,定植后于每年冬季在连翘树旁要中耕除草1次,植株周围的杂草可铲除或用手拔除。
2.施肥 苗期勤施薄肥,也可在行间开沟。定植后,每年冬季结合松土除草施入腐熟厩肥、饼肥或土杂肥,用量为幼树每株2千克,结果树每株10千克,采用在连翘株旁挖穴或开沟施入,施后覆土,壅根培土,以促进幼树生长健壮,多开花结果。有条件的地方,春季开花前可增加施肥1次。在连翘树修剪后,每株施入草木灰2千克、过磷酸钙200克、饼肥250克、尿素100克,于树冠下开环状沟施入,施后盖土、培土保墒。早期连翘株行距间可间作矮秆作物。
3.排灌 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旱期及时沟灌或浇水;雨季要开沟排水,以免积水烂根。
4.整形修剪 定植后,在连翘幼树高达1米左右时,于冬季落叶后,在主干离地面70~80厘米处剪去顶梢。再于夏季通过摘心,多发分枝。从中在不同的方向上,选择3~4个发育充实的侧枝,培育成为主枝。
以后在主枝上再选留3~4个壮枝,培育成为副主枝,在副主枝上,放出侧枝。通过几年的整形修剪,使其形成低干矮冠,内空外圆,通风透光,小枝疏朗,提早结果的自然开心形树型。
同时于每年冬季,将枯枝、包叉枝、重叠枝、交叉枝、纤弱枝以及徒长枝和病虫枝剪除。生长期还要适当进行疏删短截。对已经开花结果多年、开始衰老的结果枝群,也要进行短截或重剪(即剪去枝条的2/3),可促使剪口以下抽生壮枝,恢复树势,提高结果率。
七、采收
药用分青翘、老翘两种。青翘在9月上旬,果皮呈青色尚未成熟时采下,置于沸水中稍煮片刻或放蒸笼内蒸约半小时,取出晒干。老翘在10上旬果实熟透变黄且果壳裂开时采收,晒干,筛去种子及杂质。
八、化学成分
本品含有连翘酚、连翘苷、连翘苷元、齐墩果酸、白桦脂酸、熊果酸、松脂素、甾醇化合物、马苔树脂醇苷。尚含有多种烃类、醛酮类、醇酯醚类挥发性成分:α-蒎烯、莰烯、β-蒎烯、对聚伞花烯、柠檬烯、γ-松油烯、β-水芹烯、香叶烯、β-罗勒烯、樟脑、香叶醛、龙脑、α-萜品醇、黄樟醚、芳樟醇、松油烯醇-4、去甲拉帕醇以及香豆素、芦丁等。
九、性能与用法用量
(1)性味归经: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胆经。
(2)功能主治:连翘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风热感冒、温病、丹毒、斑疹、小便淋闭、尿闭、痈疽、肿毒、瘰疬、瘿瘤、喉痹。
(3)用法用量:①水煎服,6~15克。②或入丸、散。
十、临床应用
(1)治疗急性肾炎:取连翘6钱,加水用文火煎至150毫升,分3次食前服,小儿酌减。视病情需要连服5~10天,忌辣物及盐。8例患者治疗前均有浮肿,血压在(140~200)/(96~110)毫米汞柱之间,尿检有蛋白、颗粒管型及红、白细胞等。治疗后6例浮肿全部消退,2例显著好转,血压显著下降;尿检6例转阴,2例好转。
(2)治疗紫癜病:取连翘6钱,加水用文火煎成150毫升,分3次食前服,忌辣物。治疗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性紫癜1例,过敏性紫癜2例。经2~7天治疗,皮肤紫癜全部消退。连翘对本病所起的作用,可能与其中含有大量芸香苷,具有保持毛细血管正常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有关。
(3)治疗肺脓肿:将连翘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连翘1克。采用气管滴入法合并肌内注射。气管滴入一般用6~10毫升,每天1次;症状好转后隔天1次;趋向萎缩或闭合后则每周2次。治疗25例,治愈14例,好转10例,死亡1例;据18例统计,平均治疗12天退热,气管滴注平均26.8次,最多者50次。
(4)治疗视网膜出血:取连翘6~7钱,文火水煎,分3次食前服,2例视网膜黄斑区出血者,服药20~27天后,均显著吸收,视力有所增强。
(5)其他:连翘叶对治疗高血压、痢疾、咽喉痛等效果较好。
十一、产销情况
连翘,每年都是一个有争议的品种,由于它产区多,分布广泛,为品种的预测与考察带来了很大困境。连翘每年的用量大概在9 000吨。
山西连翘资源占全国60%的产量,山西真正的主产区主要在临汾、长治、屯留、左权、黎城、陵川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