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焦作市是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市。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于2012年12月在焦作市6个县市正式启动,历时3年多。
一、博爱县中药资源普查
博爱县普查队自2013年6月开始野外普查,共计上山下乡200多天,计1 500多人次,累积行程1.6万千米。共到达样地42个,完成样方套180个,发现野生植物资源221种,重点品种药材32种,大宗、名贵中药资源有连翘、酸枣、山茱萸、金银花、黄精、丹参、地黄、牛膝、菊花、远志、侧柏等,共压制蜡叶标本591份。
(一)野生药用原植物及重点品种蕴藏量调查
本次普查共发现野生植物资源221种,主要有:阿尔泰狗娃花、艾、白车轴草、白花前胡、白蔹、白头翁、白英、白芷、败酱、半夏、薄荷、萹蓄、蝙蝠葛、扁担杆、变豆菜、博落回、苍耳、糙苏、糙叶败酱、草木樨状黄芪、侧柏、柴胡、车前草、臭椿、穿龙薯蓣、垂柳、刺儿菜、刺槐、粗齿铁线莲、大丁草、大戟、大麻、大叶铁线莲、丹参、地肤、地黄、地梢瓜、地榆、杜仲、盾叶薯蓣、多花黄精、鹅绒藤、翻白草、反枝苋、防风、费菜、甘遂、杠柳、狗筋蔓、狗尾草、枸骨、枸杞子、构树、贯众、鬼针草、海州常山、杭子梢、红蓼、湖北黄精、槲栎、虎耳草、虎尾草、虎掌、花椒、花叶滇苦菜、华北耧斗菜、华北绣线菊、黄花蒿、黄荆、黄精、黄栌、活血丹、火焰草、藿香、鸡矢藤、蒺藜、蓟、加杨、夹竹桃、接骨木、结香、金钱蒲、金银忍冬、金盏花、锦葵、桔梗、菊、卷柏、决明子、君迁子、苦荬菜、苦荞麦、苦蘵、栝楼、辣椒、蓝刺头、蓝果蛇葡萄、藜、荔枝草、连翘、楝、裂叶铁线莲、凌霄、六月雪、龙葵、龙须菜、龙芽草、芦苇、陆地棉、栾树、罗布麻、萝卜、络石、葎草、麻梨、马齿苋、马兰、麦冬、曼陀罗、毛泡桐、莓叶委陵菜、牡荆、木香薷、南瓜、牛蒡、牛筋草、女贞、枇杷、平车前、蒲公英、祁州漏芦、牵牛、茜草、鞘柄菝葜、苘麻、秋海棠、雀儿舌头、日本续断、三花莸、三叶木通、桑、沙参、莎草、山槐、山葡萄、山楂、山茱萸、珊瑚状猴头菌、商陆、射干、石刁柏、石竹、柿、蜀葵、薯蓣、丝瓜、丝裂沙参、酸枣、碎米桠、桃、天名精、铁苋菜、透骨草(亚种)、秃疮花、菟丝子、瓦松、万寿菊、万寿菊、委陵菜、问荆、无花果、五味子、西北栒子、西瓜、西山委陵菜、溪洞碗蕨、豨莶草、狭叶柴胡、夏至草、香蒲、香青、香薷、小叶鼠李、旋蒴苣苔、烟管头草、燕麦、野葛、野韭、野菊、野蔷薇、野西瓜苗、一枝黄花、益母草、薏苡、翼蓼、茵陈蒿、银粉背蕨、樱桃、油松、榆树、虞美人、玉蜀黍、玉簪、玉竹、鸢尾、圆叶堇菜、圆叶锦葵、远志、月季、枣、皂荚、长柄山蚂蟥、长蕊石头花、中华卷柏、中华绣线菊、猪毛菜、竹叶花椒、紫花地丁、紫荆、紫茉莉、紫苏、棕榈等。
重点品种药材32种,主要有:荆芥、柏子仁、薄荷、侧柏叶、柴胡、穿山龙、丹参、地骨皮、地黄、冬凌草、防风、葛根、栝楼、黄精、桔梗、金银花、菊花、连翘、马齿苋、马兜铃、女贞子、前胡、萹蓄、山茱萸、射干、酸枣仁、天花粉、五味子、香附、野菊花、远志、白茅根等。
(二)栽培药用植物调查
通过电话调查、网上调查及走访,相关科技、农林、医药部门的介绍等形式对8个乡镇和部分村组进行调查,种植品种主要有山药和清化姜。
二、沁阳市中药资源普查
(一)野生中药资源普查方面
2013年开始普查工作,开展样地普查的有37处,实测量样方套185个。普查过的样地分布主要在紫陵镇以北二仙庙、神农山风景区、西向镇逍遥水库及常平乡一代,植被类型为灌木丛,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上交药物标本161份,上传照片3 182张,上传视频64段,入库重点品种照片351张,实拍重点品种照片1 086张,实测重点品种药品34种。
(二)种植中药资源方面
通过与工商部门及中国中药协会四大怀药委员会联系,走访中药种植和销售企业和个体户22家,统计种植基地包括(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丹参)总计8 118亩。
三、孟州市中药资源普查
到2014年11月,历时近两年的野外普查工作,行程1300千米,访问及中药市场调查和相关传统知识调查80余人次。共普查样地36个,拉样方套数量180个,拍摄样地生态环境、植株、群落、药材标本、样地、工作环境等制作标本照片10000余张,上传照片2000余张。上交蜡叶标本104种,520份。种子资源7份。普查品种63种,其中重点品种22种,一般品种41种。人工种植中药材调查20余种。
(一)中药资源野外调查
截至2014年11月,国家规划36个样地,实地调查样地数量36个,样方套数量180个,共普查品种63种。重点品种:播娘蒿、白茅、银杏、地黄、杠柳、牛膝、中华栝楼、紫苏、酸枣、天冬、丹参、独行菜、枸杞、莎草、萹蓄、二花、白芷、防风、女贞、楝、苘麻、野菊共22种。一般品种:紫荆、夏至草、泽漆、刺儿菜、茵陈蒿、月季、车前子、茜草、鹤虱、紫花地丁、益母草、柿、天南星、花椒、白花蛇舌草、桑、构树(结果)、构树(无果)、仙鹤草、薄荷、苍耳、豨莶草、鬼针草、老鹳草、葎草、蒲公英、蓟、黄荆、地锦、牵牛、板蓝、蒺藜、马齿苋、曼陀罗、红花、龙葵、打碗花、肠、菟丝子、墓头回、铁苋菜共41种。
(二)人工种植中药材调查
人工种植中药材中,地黄11 862亩、防风278亩、丹参2 192亩、血参590亩、白术593亩、白芷1 504亩、山药2 230亩、千金子52亩、天南星38亩、牡丹531亩、菊花35亩、姜黄150亩、二花36亩、黄芪11亩、薄荷3亩、皂角刺55亩、红花2 300亩、杭白菊258亩。
四、武陟县中药资源普查
到2014年11月,历时近两年的野外普查工作,行程上千千米,访问老药农及农村医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0多人次,共普查样地41个,共拉样方套180个,调查重点品种23个,一般品种56个,拍摄照片5000余张,上传照片2700张,制作蜡叶标本358份,上交227份,上交药材标本29份,种子资源1份。
五、修武县中药资源普查
(一)一般调查完成情况
卫星定位样地均匀分布在北部山区,且多数位于深山地区。完成样地40个,实测样方套200个,完成数据上传样方套200个。采集、整理、制作的重点和非重点野生药用植物蜡叶标本总计500余份,上交河南中医学院500余份。实拍照片4198张,完成上传国家数据库照片3180张;录制普查工作视频材料4G B 。此次普查工作中,共发现县域内野生中药材182种,其中分布较广的有连翘、侧柏叶、黄栌、山楂、山药、地黄、香加皮、菊花、柴胡、漏芦、苍术、防风、苦参、大蓟、小蓟、蒲公英、松节、玉竹、远志、女贞子、百合等75个品种。普查目录的109种重点药材品种中,已经普查到白果、白屈菜、柏子仁、萹蓄、薄荷、丹参、金银花、漏芦、女贞子、紫苏、板蓝根等72种,有37个品种尚未发现。
(二)重点调查完成情况
普查到重点药材品种72种:菝葜、白果、白屈菜、百合、柏子仁、板蓝根、刘寄奴、萹蓄、薄荷、苍术、侧柏叶、柴胡、穿山龙、大青叶、丹参、地骨皮、地黄、冬凌草、防风、藁本、葛根、栝楼、栝楼皮、栝楼子、合欢花、合欢皮、鹤虱、黄精、黄芩、芥子、金银花、筋骨草、荆芥、荆芥穗、桔梗、菊花、瞿麦、卷柏、苦参、苦楝皮、款冬花、连翘、漏芦、麦冬、木瓜、木贼、女贞子、前胡、秦皮、青葙子、苘麻子、蛇床子、水红花子、酸枣仁、天冬、天花粉、天南星、天仙藤、葶苈子(播娘蒿、独行菜)、王不留行、威灵仙、五味子、细辛、香附、香加皮、辛夷(玉兰)、淫羊藿、银杏叶、玉竹、远志、紫苏梗、紫苏叶。还有37个重点普查品种未找到:白蔹、白茅根、白头翁、草乌、草乌叶、甘遂、杠板归、瓜子金、何首乌、京大戟、狼毒、连线草、罗布麻叶、木通、牛膝、千金子、千里光、忍冬藤、三棱、商陆、射干、石韦、首乌藤、天麻、五加皮、菥蓂、夏天无、香薷、徐长卿、续断、玄参、延胡索、禹州漏芦、预知子、知母、紫苏子、紫菀。
(三)栽培药用植物调查完成情况
这次中药普查,普查队对五里源乡东板桥村的焦作市云台山医药科技产业园、郇封镇南柳村的山药种植园进行了调查。云台山医药科技产业园从2013年开始建设,规划面积1000亩。2013年种植了300亩板蓝根,其他地方在2015年种植丹参、山药、菊花等中药材。郇封镇南柳村的山药种植园种植的山药有30亩。
(四)中药材市场调查完成情况
普查队对修武县的中医院中药房、修武人民医院中药房和县城内3家中草药店进行了调查。修武县中医院中药房有中药304种,修武县人民医院中药房有中药244种,城南药店有中药272种,鑫源药店有中药204种,云台药店有中药232种。
六、温县中药资源普查
温县中药资源普查样地主要分布在南部滩区一带,共39个样地,重点普查野生药物品种50种。自2013年8月30日开始至今,温县普查小队冒严寒、顶酷暑、不畏艰辛共完成11个样地,55个样方,采集野生资源药物70种,其中重点品种26种,压制标本450件;已送达河南中医学院野生资源药物36种,其中重点品种18种,标本130件,影像资料齐全。
温县为怀药之乡,共13个乡镇,600家怀药合作社。普查小队对温县13个乡镇的怀药合作社的中药传统品种、中药材进出口情况及中药材企业利用现状等进行了市场调查。从2014年4月至6月共调查了岳村乡、南张羌乡、温泉镇的115家怀药合作社,大部分种植铁棍山药、地黄、牛膝、怀菊花、珍珠菊、丹参等药材,统计种植面积为1150亩左右,其中铁棍山药种植约800亩,亩产2 000斤左右。地黄、牛膝、怀菊花、珍珠菊、丹参等药材种植面积相对较少。收集到铁棍山药、地黄、牛膝、怀菊花、珍珠菊、丹参等药材样品、种子资源等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