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0法则:做事抓住重点
在日常的工作中,很多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导者发现,一些员工经常抱怨工作太忙,而事实上,他们一直在忙于做一些毫无成效的事情,比如,在办公室看电视、上班时间长时间打电话等,如果你也是这样的领导者的话,那么,你必须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因为完成了那些不值得做的事情是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成功的。只有集中精力完成那些值得做的事情,才会高效地完成工作。无论何时,如果你为一些错误的事情而工作,那么无论你做了多少都是毫无价值的。如果说有某种必须遵循的法则能帮助你把生活调整到一个平衡的状态,那么它就是一百多年以前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80/20法则。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提出: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
这个原理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成为当今管理学界所熟知的二八法则——即企业主要抓好20%的骨干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员工,以提高企业效率。当然,习惯上,二八定律讨论的是顶端的20%,而非底部的80%。
因此,你要在可以利用的时间里尽最大努力去工作,在最重要的事情上竭尽全力,而不要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浪费精力。“学会在几件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力争上游,而不是在每件事情上都争取有上乘表现的人,可以使他们自己的生活发生根本的变化。”同样,在管理员工时,领导者也应当尽量管理好企业的小部分骨干,什么工作都要抓,往往可能什么也做不好。实际上,每个人都至少可以消除一些低成果活动。没有人用最高的效率做事,从主观上看,消除低成果的活动是困难的,但如果你下定了决心,它就是有可能的。
事实上,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也非常注重二八法则。
通用电气公司永远把奖励放在第一,它的薪金和奖励制度使员工们工作得更快、也更出色,但只奖励那些完成了高难度工作指标的员工。摩托罗拉公司认为,在100名员工中,前面25名是好的,后面25名差一些,应该做好两头人的工作。对于后面25名,要给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对于表现好的,要设法保持他们的激情。诺基亚公司也信奉二八法则,为最优秀的20%的员工设计出一条梯形的奖励曲线。
威廉·穆尔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他曾经在为格利登公司销售油漆时,头一个月仅挣了160美元。
之后的一段时间,他仔细研究了犹太人在从商上经常用到的“二八法则”,然后再将这一法则运用到自己的销售中,并分析了自己的销售图表,他发现自己80%的收益却来自20%的客户,但是他过去却对所有的客户花费了同样多的时间——这就是他过去失败的主要原因。
于是,他要求把他最不活跃的36个客户重新分派给其他销售人员,而自己则把精力集中到最有希望的客户上。不久,他一个月就赚到了1000美元。穆尔学会了犹太人经商的二八法则,连续九年从不放弃这一法则,这使他最终成为凯利—穆尔油漆公司的董事长。
从这里,我们发现,运用20%的时间和精力就能得到令人瞩目的回报。80/20法则不仅在经济学领域应用广泛,它对领导者的管理工作也有重要启示,让领导者们学会避免将时间和精力花在琐事上,要学会抓主要矛盾。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要想真正“做好每一件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学会合理分配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要想面面俱到还不如重点突破。把80%的资源花在能出关键效益的20%的方面,这20%的方面又能带动其余80%的发展。
按照事务的类型来安排时间。大致来说,事务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管理者应该根据每种事物类型来安排工作的先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