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有效开展的保障

三、校本教研有效开展的保障

要使校本教研扎实、有效,服务于教学,服务于课改,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构建校本教研制度体系

校本教研制度是一种新的教学秩序与制度,对于学校文化的建设和营造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它所创造的重视研究、平等合作、经验共享的学术氛围,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学校教师需要对每一种制度的确立进行集体讨论和研究,决定是否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并且需要研究如何更好地将其应用到实践中,这是一个逐渐完善和适应的过程。校本教研制度是一个大的体系框架,由多方面的内容集合而成,其中包含了学校组织机构的管理,教师教学研究,学校内部的交流、教研及服务,还有教研的评价与奖惩等方面的内容。这个制度是一个比较科学和完备的制度,其对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重构校本教研的工作机制

校本教研工作机制的实施还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和限制。首先,就是打破制度对教师的束缚,让教师真正发挥在教育学生、促进教学工作开展等方面的作用。通过激励教师发挥其创造性,可以使教师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形成一套符合本校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和教育。其次,教师在校本教研工作机制的推动下,可以自由结成小组,通过完成教学难题的攻关,达到研究的目的,这种互助合作的研究活动更能激发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再次,校本教研还倡导团队精神,提倡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将每个教师的能力、特长发挥出来,教师之间共同学习和进步,让每个教师都具有“主人翁”的意识,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合作中,可以激发教师的思想火花和灵感,发挥自主性。另外,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师也要多进行交流和合作,这样不仅可以扩展教师的知识领域,还能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切磋交流,促进问题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之间可以对备课情况和课堂教学技巧进行分享和交流,以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改进,同时学习别人好的教学经验。最后,教师要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敦促自己不断扩展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做一个全方位的合格的学者型教师,更好地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三)建立发展性校本教研评价体系

发展性校本教研评价体系是一个注重“以人为本”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并且对于人格的构建及智慧的生成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校为本的评价方式是一种过程性的评价方式,其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能更好地实现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此种评价方式还将评价对象进行了细分,注重对评价对象的个性尊重,对其进行过程性的评价与指导。此种校本教研评价制度虽然也受到制度的约束,但更加注重对人的关怀,注重人的情感需求,避免让评价结果成为等级划分的指标。

所以,这种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对过程性评价的最好诠释。在评价中,要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留足空间,推动教师的自我成长和进步。此种评价制度更加注重评价方式的互补,强调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例如,自评、他评、互评等多种方式。这种评价制度更加注重多种方法的结合使用,改变单一和主观的评价方式,让整个评价过程更加的民主、平等、宽松。另外,针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更是要做到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如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校评和家长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