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一体”教研模式驱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
教研活动的主体是教师个体或由教师和企业实践专家结成的实践共同体。“四教一体”教研模式通过聚合政府、教研机构、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智力模式,以其特有的逻辑作用于教师专业发展。
职业教育教改立项是生成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理论和改善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知识结构整合的助推器。其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为发展教师个体和群体结构性能力的纽带。教改项目的开展一般需要构建跨界的研究团队,通常至少包括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实践专家,一方面,实践专家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作用于职业教育教学;另一方面,在合作过程中学校教师的专业能力获得成长。二是为教师的教学专业化发展和成为研究型教师提供平台。教育教学研究作为一项规范的学术研究活动,通常属于大学和专门性研究机构的职责,但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以诠释实践现象和改善实践为目标的教育教学研究日益成为普通中小学教师的应然要求。中小学教师熟练和规范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大学师范教育的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为起点,以职后工作过程中参与、设计、申请、实施、反思教育教学项目研究活动为助推手段,以产生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理论、模式、方法和改革实效为终点。通过“申报—立项—行动—结题”螺旋式开展职业教育教学项目研究,教师发展了研究能力,也获得了丰富的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教育教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日益丰富,在知识的组织整合上,联结成更有效的构造,专业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显著提升。三是提高了教师的学习力。研究活动同时是一项学习活动。在教研项目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既需要学习和补充各类知识,也需要整合自己的新旧知识。研究促成的广泛交往会产生对教育现象、教育事件新的认知和意义理解。因此,教改项目研究是一个意义收获的过程,是一个团队和个体学习与研究能力提升的过程。
(二)教研指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实施好教改项目研究需要研究者具备严谨的科学精神和一定的研究能力。职业教育教师来源多样,有些教师接受过初级训练,但研究能力还是十分薄弱,还有相当多的教师既没有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也没有接受过教育研究训练,其对教研的认识非常模糊。总之,受制于自身的专业训练以及教学任务的压力,教师在教改研究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此,要提高教改项目研究质量,必须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政府教研机构集合了专业性、经验丰富的教研力量,为广大职业教育教师提供研究指导,既具有一定优势,也是其主要功能之一。教研指导立足于有效教研目标,通过集中指导、个别指导、书面指导、信息化指导等多种指导方式,为职业教育教师提供简洁的、有针对性的研究指导,帮助教师形成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精神,洞悉教研项目的研究逻辑,掌握研究进程与研究的规范性,不断提高其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促使教师成为自觉的、高效的教育研究者,取得有效的研究成果。
(三)教师培训:为教师专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实践导向性等特征。从培训内容看,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与教学法、教研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德育与班主任、职业教育理论、院校管理、实践能力等方面。在功能上,具有扩展性功能、提升性功能和补偿性功能。总体来说,教师培训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丰富教师的知识与技能,例如,教育教学知识、教育研究知识、信息化教学知识与技能。这有助于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研究和改革能力。二是促成教师新旧知识的整合与组织,生成更有效的、结构良好的知识网络,有助于教师快速、有效地调动知识,解决问题。三是提高了教师的学习力。培训活动是教师最重要的在职学习活动,对于来源结构多样、教学专业发展薄弱且复杂的职业教育教师而言,其意义尤为重要。培训为教师学习新知识搭建了平台,使教师们结成了跨校、跨地区的团队,提升了教师的学习动机。总之,教师培训提高了教师的学习力和发展力,为教师成为自觉和独立的专业化发展者提供了动力。
(四)教学竞赛:激励、学习与反馈
教学竞赛是一个展现广大教师职业教育教学思想与理论素养、职业教育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理论与教学处理能力等的一个紧张过程。教学竞赛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机制,其教师专业发展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教师的学习能力建设。教学竞赛绝不是参赛的那一短暂时刻,它是一个理解教学竞赛意图、学习与反思的长期过程,也是团队支持过程中的组织和个体学习与实践反思的过程,因此教学竞赛首先发挥的是学习功能。二是促进学校和教师加强对教育教学的研究。一些学校在教学竞赛中一贯取得良好成绩,有其深层次的文化根基,即有着对教育教学的持续性关注和研究,这一点通常表现在职业院校确立校本教研制度,鼓励教师进行教改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参加培训活动,组织校本教学研究和教学竞赛活动。教学竞赛结果是校本教研活动的一项反馈,具有激励与鞭策的作用。三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比赛对于参赛教师和支持团队来说是一个提升实践能力的契机。因为,在教学竞赛活动中,教师不是阐释思想和理论,而是要在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中展现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理念和基本能力。通过教学竞赛的磨砺,相关教师的教学能力会获得巨大飞跃。教学竞赛所形成的学习和反思氛围,也会感染、激发其他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