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三个服务”

一、立足“三个服务”

(一)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

理想中的教研服务要能面向教育行政部门,甚至有必要将教研机构进一步从教育行政机构中剥离出来,发展成真正意义的中介服务组织,它以教研成果为载体,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专业性的咨询和智力支持。充分发挥教研机构事前调研、事中建议、事后落实的作用,主动当好参谋,增强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的能力。建议每年组织专家学者在进行客观实地调研、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编辑出版《省级基础教育年度发展报告》,在对全省基础教育发展轨迹进行勾勒的基础上,就深化全省基础教育协调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建设性意见,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省级教研机构还可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编印《教育决策参考》类的短小精悍、信息量丰富的内部资料,将它办成本地教育行政部门了解教育改革动态、规划教育发展走向的重要信息来源。同时,通过对基层进行区域调研与指导,形成调研报告,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二)为学校教育改革服务

教研机构的职能转换,客观上要求其彻底变革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统一运作,实现从“计划—指令”式的运作到“指导—服务”式的转变,尤其是面向基层学校教学的实际需要,集中力量拿出高质量的教研成果,提供关于学科教学有价值的建议、方案、产品等。此时,教研机构的基本运作方式是“菜单式”服务。它要求特别关注学校实际需要什么,教师到底缺少什么,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和教师。为此,可以将教研人员能够提供的服务项目或方式,列成表格供学校及教师选择,并空出栏目,让学校填写教研员并未想到的但却是学校急需的服务项目或方式,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教研员可以根据学校的需要,登门提供帮助,或者通过电子邮件提供咨询,还可以整合一定区域范围内在某些方面做得较好的学校,为他们牵线搭桥,促进校际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帮助学校解决实质性的问题。要定期对教研员进行服务质量与满意度的调查,获取反馈信息,改进服务水平。上述“菜单式”服务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研员以及整个教研机构不断增强自己的教研资质和能力,反思并改进自身与学校教师的关系,与学校教师共同成长。

(三)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

“以教师发展为本”,提高教师素质,是教研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欧美,有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学生念完了四年本科,有志于当教师的学生要再念三年的教师资格专业,然后才能考取教师资格证。在日本,要当一个合格的、教育家型的校长,还要在三年之内脱产学习一定的时间,学习专业的课程。和这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教师资格培训工作从广度和深度上做得还很不够,教师资格证还停留在一个比较原始的阶段,这是一个有待开发的空间,做好了将意义深远。2001年5月,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在北京市丰台教育发展服务区建立了首批教师发展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选派大学教师走进中小学课堂参加例行的教研、科研活动,这是对中小学教师实施专业引领、促进专业发展的一次有益的尝试。作为省级教研部门,应充分发挥研培一体的优势,承担起这个责任,为教师的继续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更切实的服务、帮助与更高层次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