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开展校本研修的观念,提升教师对校本研修内涵的认识

二、转变开展校本研修的观念,提升教师对校本研修内涵的认识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对校本研修的科学内涵及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意义认识不到位,校本研修活动难以深入进行。为此,提升教师对校本研修的认识,加强对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意义理解,成为实施校本研修活动的重中之重,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从外及内,从形式到内涵发生改变。本研究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广大教师的宣传和教育

学校应积极利用网络、报刊等媒介,通过校刊、网络学习平台、广播、讲座及论坛等方式,将校本研修的活动情况及时进行宣传,关注校本研修的最新动态,搜集国内外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最新信息,调动教师参与的热情;同时,借助相关政策法规,帮助教师形成校本研修、教育科研、学校发展相结合的理念,树立教师专业发展的职业观,通过媒介宣传和引导,强化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责任,有效地将校本研修与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有机结合。

(二)转变教师专业发展的观念和方式

校本研修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进修的真正主人,教师的教学方式、研究方式、学习方式和历练方式都要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实时进行改进和改革。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成长,是当前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深情呼唤,也是教师生命价值提升的最佳途径。《国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及启示》一文中,作者介绍道:“转变继续教育是一次性的在职培训的观念,树立继续教育是持续不断贯穿一生的观念。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知识的迅速更新,信息的层出不穷,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不断进行进修培训,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开展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就是不断交替教师的学习和工作时间,促使其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实现从“教师培训”到“教师发展”的转变,它从教师的主体立场出发,力求通过持之以恒地自觉学习和研究,使教师具备和掌握学习的能力以及改造实践的能力,在知识交替愈演愈烈,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必须要变教师的专业成长从强制为自觉,变培训为发展。

(三)关注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校本研修作为学校及教师的发展活动,应以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为解决对象,深植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一些问题的出现,给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不可逾越的障碍,需要通过研究来解决。例如,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双重关系、教师和学生负担过重、教师如何才能实现专业发展等问题。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自身也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师合作交流学习方式流于表面、示范课及研究课的浅层化、教学三维目标与教学实践操作分离等,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滞缓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