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与打造,形成学校品牌

三、包装与打造,形成学校品牌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进入了“品牌时代”。如今,这种“品牌”意识已经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未雨绸缪,一所学校要想不断发展,做强做大,为学校精心设计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品牌路线”是必不可少的。打造学校品牌会把学校带入良性发展轨道,同时也会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为学校赢得一席之地。

(一)立足校本建设,打造精品教师

没有球星的球队,一定成不了名球队;一个学校没有出类拔萃的教研教师,也一定难有较大的教研成果。学校应当善于发现苗子,多给他们搭建学习、锻炼和展示的平台,让这些“苗子”能较快地成长为“大树”。校长要舍得付出财力,让他们“走出去”开阔眼界,舍得付出精力,同他们一起“促膝谈心”,放宽心胸让他们“驰骋教场”,让他们带动整个学校的发展。

努力打造以优秀教师为核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精心构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一体化模式,实施教学质量全程监控测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以名教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丰富精品教育品牌的内涵。

(二)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精品学生

作为素质教育,它应具有以下内涵:一是以人为本,我们必须重视每个学生;二是关怀生命,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来关注每一个学生;三是陶冶情操,积极情绪的培养和意志的提升应该高于知识的传授;四是开启智慧,我们的学习活动应定位在学生智慧的开启上;五是个性发展,个性发展是建立在尊重和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的基础上的。

素质教育不仅着眼于所有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上,而且应该着重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的成长。学校应该致力于培养有志向,人格健全,身体强壮,具有人文精神,并且能适应社会变革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精英。

(三)注重和谐发展,建设优质校园

学校应努力关注、关心和尊重每位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发展,为每位教师的发展创造空间,为才能的发挥创造舞台,并且充分相信每一位教师的潜力,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在学校管理中,坚持在政治上领导人们,在思想上教育人们,并在生活中照顾人们,将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教学科研氛围,如创建校本教学科研专栏,运行校本教学科研网络,建立教学科研室,等。以学校为基地,举办教学和研究成果展览,分享学习心得和个人感想,并请领导专家亲临一线,面诊课堂,并作专题讲座。请国家级或省市级优秀教师来学校讲课,营造一种学术氛围,使教师对校本教研工作充满热情,并获得一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