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研究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广大教师随时随地都会遇到一些新情况,产生一些新问题,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追踪”或汲取同伴经验的方式进行研究解决,就是校本教学研究。
校本教学研究是一种基于教师个体自主思考基础上的合作研究,其目的不在于让教师去验证某个教学理论或假设,而是改进与解决自己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出现了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解决问题,并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教师也就踏上了一条由“问题—设计—行动—反思”铺设的校本教学研究之路。
(一)问题
校本教学研究强调教师解决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和实际的问题。研究的问题可以是来自课堂教学、教学计划的制订、课外辅导、学生作业设计、学生学习评价……只要是教师亲身实践中的问题都有可能成为校本教学研究的课题。但并非所有的教学问题都有研究的价值。教学研究的问题应该具备以下特征之一:反映新课程学科教育的本质特点;反映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反映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反映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反映新技术对课堂教学带来的影响……只有这些教师不能凭借个人教学经验一次性解决的教学问题,才有追踪研究的必要,才能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改进行为。
(二)设计
设计是指具有合作意义的集体备课和说课,即教师发现某一有研究价值的教学问题后,以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位,根据某种有效的教学理念,群策群力,集体设计解决此教学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三)行动
行动是指将已经设计好的方案付诸实践。行动既包括教师的上课,也包括相关合作者的集体听课。
就上课而言,行动不仅意味着观察事先所设计的方案是否能够解决问题,而且意味着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意想不到的教学事件等不确定因素创造性地执行事先设计的方案。
就听课的合作者而言,行动不仅包括观察事先所设计的方案是否有效,也包括倾听和观察所设计的方案被执行的真实过程,倾听和观察方案的执行是否合理。
校本教学研究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问题解决,它不仅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而且希望通过行动引起教学实践的改进,并在改进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观察原先所设计的方案是否有效,问题在多大程度上已经解决或没有解决,下一步应该采取何种方案。因此,在设计和行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与周围的同伴对话、与校外的专家对话,也需要必要的理论阅读。
(四)反思
反思指教师以及合作研究者在行动结束后回头思考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查看所设计的方案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如果问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需要进一步理清究竟是由于所设计的方案本身不合理,还是因为方案的执行发生严重偏离等。
在整个校本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反思实际上是贯穿始终的。问题之所以能够被提出来,设计之所以成为可能,行动之所以能够创造性地按方案被执行,都有反思的介入和参与。也有人因此将设计的过程称为“行动前的反思”,将行动的过程称为“行动中的反思”,将回头思考的过程称为“行动后的反思”。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广大教师随时随地都会遇到一些新情况,产生一些新问题。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追踪”或汲取同伴经验的方式进行研究解决,就是校本教学研究。
校本教学研究是一种基于教师个体自主思考的合作研究,其目的不在于让教师验证某个教学理论或假设,而是改进与解决自己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提升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