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早在19世纪初,爱尔兰民间文学的早期征集活动大都是本土文人的个体行为。时光荏苒,这些搜集而来的民间传奇大多湮没在各种不为人知的小册子里。1888年,时值23岁的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出版了一部名为《爱尔兰农夫童话与民间传说》(Fairy and Folk Tales of the Irish Peasantry)的民间故事集,并于1892年推出其续作《爱尔兰神话故事集》(Irish Fairy Tales);作为“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序曲作品,这两部故事集是叶芝搜集整理爱尔兰大地流传千年的民间名篇,反映了打破英格兰文学浸染、回归本土文化“场域”的强烈欲望。
作为文集,其作者阵容强大,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叶芝,爱尔兰第一届总统道格拉斯·海德(Douglas Hyde),爱尔兰历史学家帕特里克·韦斯顿·乔伊斯(Patrick Weston Joyce),爱尔兰古文物研究者托马斯·克罗夫顿·克罗克(Thomas Crofton Croker),民俗学家阿尔弗雷德·珀西瓦尔·格雷夫斯(Alfred Percival Graves),《艺术杂志》总编塞缪尔·卡特·霍尔(Samuel Carter Hall),小说家杰拉尔德·格里芬(Gerald Griffin),词曲作家塞缪尔·洛弗(Samuel Lover),诗人威廉·阿林厄姆(William Allingham),诗人爱德华·沃尔什(Edward Walsh),诗人克拉伦斯·曼根(Clarence Mangan),塞缪尔·弗格森(Samuel Ferguson)爵士,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的母亲简·弗朗西丝卡·阿格尼斯(Jane Francesca Agnes)等。
在这两本书中,叶芝对爱尔兰民间文学的神怪进行分类,如“群居精灵”“独居精灵:普卡、红帽妖、报丧女妖”“人鱼”“女巫与仙医”“巨人”等等,无不囊括爱尔兰延续千年民间文学的主体,清晰呈现了爱尔兰神话人物之间的谱系脉络。这一创举曾得到王尔德的盛赞,认为叶芝“具有择出爱尔兰民间文学中最出色、最美妙作品的惊人本能”。
而这两本书语言在简单与平实的基础上,突出惊险情节与重要人物内心的深入刻画,使得“人装鬼惩戒他人”“人被妖精诱惑又被自身欲望摧毁”“轮回中对善与恶的裁决”等故事原型无不渗透着对机智、勇敢、正直、美好的向往与礼赞,对残忍、贪婪、自私、懦弱的警示与惩罚。可以说,这些故事比较真实地还原了爱尔兰民间面貌与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反映了生命紧紧拥抱生活本质的精神历程,并由此迸发出对自然与生命的超验,构成复杂的民族精华,其中又暗含娱乐与教化的双重作用。同时,这些民间故事又保留相对自由活泼的叙事模式,除以线性时间为基础的传统叙事结构外,也涉及同一故事数次重复与改写、故事套故事的叙事结构,这让读者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自此,叶芝完成了一项巨大且有趣的文学工程,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如西方古希腊神话般的全景视角,俯视凯尔特神话世界中的种种玄奇。如此经历也让叶芝本人在随后的文学创作生涯中摆脱了当时英爱日渐风行的虚假文儒之风,通过更加纯真的笔触构建凯尔特的民族身份。正如叶芝在其续作序言中写道:“这两本书极为典型地收录了爱尔兰的民间文学。”故此,本书译者将《爱尔兰农夫童话与民间传说》与其续作《爱尔兰神话故事》合译为一本,名为《爱尔兰民间神话与传说》,以期国内读者完美领略爱尔兰民间文学之风姿。
译者才疏学浅,难免有疏漏之处,尚祈各位读者不吝指教。部分故事已收录于译著《有无之间的游漾——民间传奇》与期刊《视野》;《读者》《微型小说选刊》《青年博览》《青春岁月》《金故事》等亦曾转载本书部分译文。
全书翻译分工如下:张敏撰写译者序,翻译第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章,约30万字。柴橚与硕士研究生武闪闪、王涛、王凯、张跃承担了序言、第一、第十一章等的翻译工作,约5万字。
张敏
2020年于兰州大学茸尨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