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居精灵

群居精灵

威廉·巴特勒·叶芝

在爱尔兰,表示精灵的词汇是西霍格(sheehogue),它是由报丧女妖(banshee)中的女妖(shee)一词缀演变而来的,因此,群居精灵又可叫作蒂尼西(deenee shee)。

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呢?爱尔兰农夫认为:“它们是既没有好到被救赎,也没有坏到被抛弃的堕落天使。”《阿尔马之书》也曾提到:“大地诸神就是爱尔兰异教时期的众神。”爱尔兰古文物学者则认为:“它们是达努女神一族的后裔,不过,如今再也没有人供奉它们了,就此不受众人念力的加持,如今的它们只有几巴掌高。”

学者们还会告诉你,有证据证明精灵首领的名字正是达努一裔英雄们的名字,精灵聚集区也是女神达努的埋葬地。达努一族在过去又被称为“斯鲁阿西(精灵部落)”或者“马克拉西(精灵队伍)”。

有很多证据证明它们是堕落天使。首先,来瞧瞧这些神灵的本性吧,它们恣意妄为,以善报恩,以恶制恶,尽管具备诸多迷人的品性,却毫无良知,任性反复,动不动就觉得自己受到冒犯。并且,千万不要对它们谈论过多,只能隐晦地称之为“大人们”或者“多伊纳·麦斯(daoine maithe)”,在英语里就是“好人们(good people)”的意思。不过另一方面,它们又会被轻易地取悦,只要在深夜留一点牛奶在窗台上,它们定会尽心竭力地为你驱灾辟难。民间信仰能够告诉我们有关精灵的方方面面,并追溯了精灵如何沦落却又不算彻底堕落的历程,因为它们所干的坏事并非出于恶意。

那么,它们是“大地之神”吗?也许吧!在西方,各个历史时期与不同国家的诗人以及所有神秘主义与超自然论者都宣称在这个表象的世界背后存在着一批又一批有意识的生灵,它们既不属于天堂也不囿于凡间,更没有固定的形态,只是人类头脑里想象出来的模样,在我们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会涉及并受它们的影响。因此,表象世界仅是它们的皮相。而在梦中,我们会走入其间,与它们一起玩耍甚至打架。或许,这些稀奇古怪的生物也是那些历经磨难的人类灵魂。

不要认为精灵总是小小的,关于它们的一切毫无定论,体型也是如此。精灵似乎以变大变小或者变成其他形体为乐。主要的日常活动为盛宴、争斗、恋爱以及演奏优美的乐曲。故此,它们中只有一种最为勤勉的精灵名为“勒普拉康”(lepra-caun),即英语当中的“鞋匠”。也许是精灵跳舞太费鞋子的缘故,以前在巴利索代尔村子附近,住着一位身材娇小的女人,她与精灵一起生活了七年。当她回家的时候,脚趾头都没有了,因为舞跳得太频繁,脚指头都磨掉啦。

一年中,精灵有三个盛大的节日——五朔节[1]、仲夏节[2]和万圣节前夜[3]。有趣的是,每隔七年,五朔节中的精灵会为了争夺丰收与最好的谷穗四处打架,不过场所主要集中在一个叫作“鲍恩平原”的地方(谁也不知道到底在哪里)。一位老人曾讲述自己目睹精灵打架的场景,它们竟然扯掉了凡人的茅草屋顶。倘若旁边有人,准能看到一股席卷万物的妖风在空中呼啸而过,所到之处吹得稻草、树叶转圈儿。恰逢此时,农夫们都会摘下帽子,说:“愿上帝保佑。”

到了仲夏节,为了纪念圣约翰,每座山头都燃起篝火,这是小精灵最最快乐的时候,它们甚至掳走人类美丽的女子做新娘。

万圣节前夜则是最为忧郁的时刻,按照古老的盖尔人的节日(相当于中国的农历),这是冬季的第一个夜晚。在这天晚上,它们要与幽灵起舞,恶精灵“普卡”全部出动,女巫们诵念咒语,人类女孩以魔鬼的名义摆上一桌美食,引诱未来情人的魂魄从窗户飘入。另外,万圣节前夜一过,黑莓就不好吃了,因为都被恶精灵“普卡”糟蹋啦。

要是惹得精灵生气,它们准会释放咒法,麻痹众人、放倒牛群。可当开心的时候,它们又会唱起歌。曾经,许多可怜的人类姑娘听到精灵的歌声,从此日渐憔悴,香消玉殒。爱尔兰有很多古老优美的歌曲都是精灵的独家音乐,只不过被凡人偷偷记录下来而已。因此,聪明的农夫绝不会在精灵居住的山寨[4]附近哼唱《美丽的女孩挤着牛奶》,因为精灵善妒,讨厌自己的曲子从凡人嘴里唱出。作为爱尔兰最后一位游吟诗人,卡罗伦就曾在精灵山寨中睡过一夜,自此,他的脑袋里一直回荡着精灵的种种美妙旋律,这让他一举成名。

那精灵会死吗?布莱克目睹过一位精灵的葬礼。不过,在爱尔兰,我们认为精灵是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