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要素

一、时间要素

时间要素主要包括区间运行时分、停站时间、折返作业时分、列车出入停车场的作业时间、车站间隔时间、追踪列车间隔时间、运营时间等。

1.区间运行时分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是指列车在两个相邻车站或线路所之间的运行时间标准,它由机务部门采用牵引计算和实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查定。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按车站中心线或线路所通过信号机之间的距离计算。当到发场中心线与车站中心线不一致时,按到发场中心线计算。

因为乘客列车和货物列车的运行速度各不相同,上下行方向的线路平面、纵断面条件和列车重量也不相同,所以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应按各种列车类型和上下行方向分别查定。此外,列车区间运行时分还应根据列车在每一区间两个车站上不停车通过和列车到站停车两种情况分别查定。列车不停车通过两个相邻车站所需的区间运行时分称为纯运行时分。列车到站停车的停车附加时分和停站后出发的启动附加时分,应根据机车类型、列车重量及进出站线路平面与纵断面条件查定。

2.停站时间

停站时间主要是指列车停站作业(包括减速、加速、开关车门等)和乘客上下车所需时间的总和。具体计算应从列车停稳开始,包括列车开门时间、乘客上下车时间、确认站台情况时间、关门时间等。

列车停站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乘客乘降的需要,它与车站客流的大小、客车车门数的多少、车站的疏导和管理有关。

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在车辆处于停妥状态时才能开关车门。车门开关的时间根据车辆的不同而略有不同,开门时间在5s左右,关门时间在3~5s。当站台上装有屏蔽门时,还应考虑屏蔽门与车门开关的不同步所产生的时差。乘客的上下车时间与高峰小时每列车的上下车人数,车辆的车门数和宽度,站台的疏导、管理密切相关,具体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

3.折返作业时分

折返作业时分是指列车到达终点站或在中间站进行折返作业的时间总和。折返作业时分包括列车在车站开关门时间、乘客上下车时间、确认信号时间、出入折返线时间、司机换岗时间等。折返作业时分受折返线的折返方式、列车长度、列车制动能力、信号设备水平、司机操作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

4.列车出入停车场的作业时间

列车出入停车场的作业时间是指列车从车辆停车场到达与其衔接的车站正线或返回的作业时间,可以采用查标的方式确定。

5.车站间隔时间

列车在车站的间隔时间称为车站间隔时间,是指车站办理两个列车的到达、出发或通过作业所需要的最小间隔时间。车站间隔时间在市郊铁路、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系统中使用。在地铁、轻轨等系统中,只在运行调整、线路或者信号设备不完善的情况下使用。在查定车站间隔时间时,应遵守有关规章的规定及车站技术作业时间标准,保证行车安全和最好地利用区间通过能力。

常用的车站间隔时间包括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会车间隔时间、连发间隔时间、同方向列车不同时发到及不同时到发间隔时间等几种。车站间隔时间的长短与车站邻接区间的行车闭塞方法、信号和道岔的操纵方法、车站类型、接近车站的线路平面和纵断面情况、机车类型、列车载重量、列车长度等因素有关。

6.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在自动闭塞区段,一个站间区间内同方向可有两列及以上列车,以固定或非固定的闭塞分区间隔运行,称为追踪运行。追踪运行列车之间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追踪列车间隔时间。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取决于同方向列车间隔距离、运行速度、信号、联锁和闭塞设备类型。

(1)固定闭塞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固定闭塞将线路划分为固定的区段,前后列车的位置和间距都是用固定的地面设备来检测的。列车定位以固定区段的长度为单位,如闭塞分区长度较长,且一个分区只能被一列列车占用,则不利于缩短列车运行间隔时间。固定闭塞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又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①三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在三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之间的间隔,通常情况下需要相隔3个闭塞分区。这样,可以保证后行列车经常能看到绿灯显示,使列车保持高速运行。当列车在长度长、坡度大的坡道上运行时,由于运行速度较低,追踪列车间隔时间也可以按照前后列车间隔两个比色分区的条件来确定。

②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间隔时间。通过色灯信号机显示红、黄、绿黄、绿4种灯光信号的自动闭塞为四显示自动闭塞。

(2)准移动自动闭塞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准移动自动闭塞是预先设定列车的安全追踪间隔距离,根据前方目标状态设定列车的可行车距离和运行速度,它是介于固定闭塞和移动闭塞之间的一种闭塞方式。准移动自动闭塞对前行列车的定位仍采用固定闭塞的方式,而对后续列车的定位采用连续的或移动的方式。

(3)移动自动闭塞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移动自动闭塞是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下,以车站控制装置和列车控制装置为中心的、使追踪列车间的间隔时间最小的闭塞控制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列车准确定位是一项关键性技术。区间内运行的每一列列车均与前方站的中心控制装置周期性地保持高可靠度的通信联系;车站中心控制装置接到列车信息后,根据列车牵引特性曲线及区间相关参数计算出每一列追踪列车的最大允许运行速度并发送给列车,对于接近车站的列车,则根据调度命令发出允许该列列车进站及进入股道等信号。采用移动自动闭塞系统,可以有效地压缩追踪间隔时间,提高区间通过能力。

7.运营时间

运营时间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运送乘客的时间,它一般和该城市的工作时间及生活习惯有关。一般来说,各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均有一定的夜间时间(2~6 h不等)作为设备、设施的维修和保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