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列车运行图的原则和要求

一、编制列车运行图的原则和要求

1.编制列车运行图的原则

为了使列车运行图能满足实际客运需要,编制列车运行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保证安全可靠的条件下,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缩小列车的运行时分。列车运行速度高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主要优势,在安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压缩折返时间、减少出入库作业时间等,可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2)尽量方便乘客。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列车运行图时,在满足运行技术的前提下,列车发车间隔应尽量选择最小值,从而减少乘客的候车时间。在安排低谷运行时,最大的列车运行图间隔不宜过大。如果能改变列车编组,那么保持较小的列车间隔不失为一种节省运能并减少乘客候车时间的良策。

(3)充分利用线路的能力和车辆的能力。通常情况下,折返站的折返能力是限制全线能力的关键,因此必须对折返线的折返作业时间进行精确计算,尽可能安排平行作业。当车辆周转达不到运营要求时,要合理安排车辆,解决高峰客流组织问题。

(4)在保证运量需求的条件下,运营列车编组辆数达到最少。在综合考虑高峰时段列车运行速度、折返时间、列车开行方式等要素,在保证运量需求的条件下,使运营列车数量达到最少,从而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车辆保有量与运营成本。

2.编制列车运行图的要求

编制列车运行图应符合以下要求:

(1)确保行车安全。列车运行图应符合各种行车规章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行车作业程序和时间标准。

(2)合理运用设备。列车运行图应充分利用线路的通过能力,达到运力与运量的匹配,在满足客流需求的同时,注意提高车辆满载率和运行速度。

(3)优化运输产品。列车运行图应根据客流的特点开行运行间隔、编组数量、站停次数和运行速度不同的列车,以吸引客流。列车运行图应合理规定列车的到达、出发时刻,合理规划停站时间,缩短乘客出行时间。另外,应注意与其他交通运输工具的衔接配合。

(4)配合站段工作。列车运行图应合理安排列车,使其均衡、交错地到达换乘站,使车站作业能力比较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