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其他相关要素
2025年10月13日
三、其他相关要素
其他相关要素如下所示。
1.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
城市轨道交通应与其他交通方式实现有效衔接,包括大交通方面的铁路车站、港口、机场、公路交通枢纽,城市交通方面的公交系统、自行车交通、其他交通(如私家车)等,给乘客换乘提供尽可能多的方便。
2.与其他城市公共设施的衔接
城市中有大量客流聚集的公共设施,如大型体育场、娱乐场所、商业中心、大型工矿企业等,这些场所经常会有短时间的大量突发客流,给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带来了一定的考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运力和人力的紧张。
3.列车试车作业
检修完毕的车辆,应首先在车辆检修基地的试验线上进行试验,各项指标合格后才能投入运营。有时某些项目的测试需要到正线上才能完成,此时,需要在列车运行图上进行调整。
4.列车检修作业
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营后,车辆需要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因此需要合理安排列车运行时间和检修时间,以保证每列列车都有日常维护保养的时间,又能使各列车的走行千米数接近,达到各列车均衡使用。
5.司机作息时间安排
司机的作息时间与列车交路、交接班地点、途中用餐、工时考核等因素有关,应均衡安排司机的休班和工作时间。
6.车站的存车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中大部分车站不设配线,没有存车能力,只在区间个别车站或终点站设有停车线。这些线路可以存放一定数量的列车,供日常维护用或作为备车;夜间作为停车线,以减少列车的空驶,均衡早晨的发车频次。
7.投运列车数目
列车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主要行车设备,是唯一的载客工具。增加投运列车数目是提高运营能力的主要措施,但绝非投运列车数目越多越好。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首先要考虑运营成本,要做到运能和运量之间很好的配合,经济合理地安排列车的数量,如此才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