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运行调整方法
列车运行调整方法有以下几种。
1.提前或推迟发车
行车调度员根据情况可通过调度命令通知司机在始发站提前发车或推迟发车,也可以通过系统设备操作实现,如进行扣车或在系统设备中通过修正列车运行时间来实现。
2.缩短区间运行时间
行车调度员根据列车的技术状态、司机操作水平及线路允许速度改变列车登记,组织列车提高速度,压缩区间运行时间,以恢复正点运行。
3.缩短停站时间
行车调度员通过指挥司机和车站行车值班员组织列车在车站快速作业,使乘客快上快下,缩短在车站的停留时间。
4.组织列车载客通过
组织列车载客通过又称为列车跳停,一般情况下不采取此措施。只有当某一列车因故晚点,后行列车大量拥堵,且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造成运行秩序紊乱,系统无法及时调整时,行车调度员才可以适当地采取列车跳停措施,使列车不停车(放站)通过某些车站,缩短该列车运行时间,减少对后续列车的影响,恢复列车的正常运营秩序。
5.扣车
当一条线路上的列车由于车辆及其他设备发生故障或因某种原因不能正常运行,造成换乘站站台上乘客拥挤时,行车调度员应采取扣车措施,即将另一条线路的上下行列车扣在换乘站附近的各个车站,以缓解换乘站的压力。扣车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0 min内,如果堵塞线路的列车在短时间内不能恢复正常运行,可组织扣下的列车在换乘站通过。同时,行车调度员应发布畅通线路各站停售跨线票的命令。另外,行车调度员视情况将第二列列车后面的各列列车扣在车站。
6.调整列车运行时间间隔
当换乘站由于客流骤增造成列车运行作业困难时,行车调度员可根据列车的运行情况适当调整列车运行时间间隔,尽量避免各线列车同时到达换乘站。
7.加开备用车
当出现列车晚点、客流异常、列车发生故障、开行专列等情况时,可以使用加开备用车的调整方法。备用车可以从自备车停车线或车库进入正线投入运营,从而提高运能,解决运输“瓶颈”。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短时运力紧张的局面。
8.变更列车运行交路
当有些故障持续时间比较长,有可能造成线路的堵塞时,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功能良好区段运行的列车可采取分段小交路运行,在具备条件的中间站折返。
9.组织列车反方向运行
一般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均为双线设置,上下行列车各自运行,互不影响。列车反方向运行主要适用于特殊情况下的列车运行调整及救援列车的开行。通常列车反方向运行都没有ATP保护,因此只有在满足一些必要条件后,行车调度员才可以考虑使用这一调整措施。
10.组织乘客换线乘车
在环形线情况下,当一条线路运行秩序紊乱时,要尽力维持另一条线路列车的正常运行,并通知各站组织乘客乘坐畅通线路方向的列车。
11.停运列车
故障区段列车运行速度低、办理作业时间长,而ATC正常区段列车运行速度高、行车作业时间短,这势必会造成列车堵塞的情况。通过减少线上列车数量(抽线)的方法来实现均衡运输,这样既便于调度指挥,又方便客流组织。
行车调度员对列车运行调整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列车运行的具体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可以结合几种列车运行调整方法加以运用。
学习评价
学习完本模块后,请根据自己的学习所得,结合表7-1进行打分评价。
表7-1 模块7学习评价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