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舞蹈艺术社团建设的课程领导研究》简介
《基于舞蹈艺术社团建设的课程领导研究》这本书是由.刘姗著创作的,《基于舞蹈艺术社团建设的课程领导研究》共有165章节
1
序言 喜看舞林发新枝
李毓珊[1] 一 舞林是一方满目琳琅的天地。那里摇曳着青春,洋溢着生机。那里的生命婀娜多姿,那里的倩影优美灵动。但是,如此美妙的场域,富蕴诗情,饱含画意,却偏偏...
2
目录
目 录 序言 喜看舞林发新枝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大学文化建设呼唤社团发展 一、大学文化建设简析 二、大学文化建设呼唤大学社团的深层原因 第二节 大学社团发展...
3
第一章 导论
...
4
第一节 大学文化建设呼唤社团发展
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社团宛如一对亲密无间的孪生兄弟,唇齿相依,形影不离。在大学文化建设的征途上,总能看到大学社团的矫健身影;在大学社团活动的长卷里,总会嵌印大学文...
5
一、大学文化建设简析
1.大学文化内涵 大学文化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吐故纳新。大学作为社会的缩影,是一个容纳多种文化因子的动态系统。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化体中,大学文化凭借兼容并...
6
二、大学文化建设呼唤大学社团的深层原因
大学文化建设呼唤社团发展并非空穴来风。 第一,大学文化建设的责任是创造适应大学快速发展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新式文化。建设优质的大学文化,不仅会使置身其中的师生去掉...
7
第二节 大学社团发展综述
...
8
一、基本概念
1.社团 社团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爱好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中国的社团一般具有非营利性和民间化两种基本组织特征。社团与政府组织、非正式组织或自然群体有着明显的...
9
二、中国大学社团的前世今生
从1902年南洋公学“爱国学社”和1904年京师大学堂“抗俄铁血会”成立至今,中国大学社团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大学社团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的社会历史背景有着十...
10
三、大学社团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在校大学生人数剧增,大学社团无论是从社团数量还是从社团的规模来看,都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大学社团正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们的...
11
第三节 舞蹈艺术社团建设发展趋势
...
12
一、舞蹈“科普”常识
既然研究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就需知晓“舞蹈”根底,有必要“科普”一下舞蹈艺术的来龙去脉。 1.舞蹈风格特性 舞蹈是一种有节奏的动态艺术。 人们通过“手舞足蹈”的肢...
13
二、舞蹈艺术社团发展趋势
1.大学社团的发展转化 (1)类别数量由单一型向多元型扩展 在发展过程中,大学社团的类型主要集中在政治类、学术类和文体类,类别比较单一。但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14
第二章 构建舞蹈艺术社团课程的原则
...
15
第一节 美育原则
大学舞蹈艺术社团课程构建的美育原则,以全面开展素质教育为背景。我国学校教育从专业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目的是培养出身体与心智协调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16
一、艺术媒介上的特殊优势
针对七个艺术门类的美育课程,方案中并没有对学生的选择做出任何要求和规定,而是尊重学生的情趣与爱好让其自由选择,任意选修并通过八门课程中的一门均可获得毕业的资格。...
17
二、课程教育上的显著差异
舞蹈美育的功效在今日还未得到广泛重视,这是由于舞蹈美育是新世纪的产物。然而,舞蹈教育有着千年的传承,被赞誉为“一切艺术之母”的舞蹈是一门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原始部...
18
三、舞蹈思维上的训练运用
大学舞蹈美育与中小学舞蹈美育的区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与中小学生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体和心理都有着很大差异。大学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5~25岁之...
19
第二节 德育原则
在大学生的素质结构中,思想道德素质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唯其如此,德育一直排在大学教育的首位。大学社团是学生以兴趣为纽带,为了增长知识、锻炼能力,而自己组织、自己设...
20
一、充分认识德育优势
在大学舞蹈艺术社团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人翁地位。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每项活动从构思到实施的全过程,都是一个创新、创造的过程。学生在社团活动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教育。这种...
21
二、深入挖掘德育功能
实践证明,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大学在实践“立德树人”办学理念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大学舞蹈艺术社团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建...
22
三、促进三方德育丰收
实践证明,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建设的课程领导能充分发挥社团自身的优势,凸显德育的渗透性。通过社团活动,学生能自主地去学习和实践,去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获得综合素质的...
23
第三节 课程化原则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人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4
一、端正课程意识
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建设的课程领导必须坚持课程原则,端正课程意识。从其内涵来讲,美育以培育形体美、艺术美、自然美为主要内核。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内,舞蹈类课程是重...
25
二、拓展课程功能
1.以舞蹈课程助力学生认识美 对“美”的含义的追寻是美学的基本问题,对美的认识不仅是审美实践的基本活动,更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基本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基本的心理...
26
第四节 以人为本原则
马克思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这就是说,教育的根本所在应该是以人为本,顺应人的禀...
27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1.设置以人为本的教学课程 学生的生理、心理、生长环境所存在的差异性,使他们的学习接受能力千差万别。在初次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观察和细致的分析,积极...
28
二、构建适应学生整体发展的培育体系
应试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根本冲突,是升学率和学生个性发展是否根本对立的一对矛盾。面对社会多元化发展对教育的冲击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面对应试教育所存在的偏颇,...
29
三、创新激发学生潜能发展的主体模式
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发掘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培养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除了构建适应学生整体发展需要的培育体系,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建...
30
四、打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主体格局
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面对未来社会日益凸现的高变化性、高竞争性、高创新性、高合作性等特点,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建设应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文明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