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舞蹈活动列举
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开展课外舞蹈活动可谓是一片广阔的天空,可以尽情放飞大学生的青春梦想。
1.举行舞蹈竞赛
定期轮届举行舞蹈竞赛。一场赛事可以多层次进行海选、预赛、决赛等。或以院系为单位进行团体较量,采取单循环积分赛制,两两对决;或以舞种为内容进行单项比拼,或以节假日为主题进行专场考量,或以创意为主题进行竞争。值斯时也,赛场上队员们你争我夺、动作潇洒,预赛扣人心弦,决赛现场精彩纷呈,在场观众情绪高涨、呐喊助威声不绝于耳。
2.举办文艺汇演
瞄准时机举办“迎新之夜”“毕业之歌”一类的文艺汇演。可聘请学校学工部、团委联手主办,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精心承办。整场晚会精彩节目轮番登场,舞姿婀娜,神采飞扬,充分彰显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青春风采,激励同学们坚定目标、持之以恒,为梦想努力拼搏;展现出莘莘学子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青春正能量。独特的肢体语言汇聚着广大新生或毕业生对校园深深的眷恋之情,呼吁在场的同学们要珍惜绚丽美好的大学时光;传达出莘莘学子对未来之路的执着追求与顽强奋进的拼搏精神。
3.进行舞艺切磋
审时度势举办“艺术沙龙”式的舞艺切磋。整场切磋观点纷呈、新意迭出,或感情充沛真挚、舞姿深沉舒缓,将大学校园蕴含的郁郁乡愁娓娓道来,传递着校园游子对远处家乡的怀恋之情;或清颜红衫、衣袂飘飘,轻盈曼妙的身姿与卓越超群的舞技充分展示了大学学子勇于创新、积极向上的青春风韵;或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形式新颖、舞姿幽默,呼吁在场师生热爱生活;或古典清丽、动人心弦,重现历史人物从青春洋溢的年少时期到春归人老的垂暮之时,将浓墨重彩的人生哲理通过肢体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4.倡导舞蹈锻炼
大力倡导通过舞蹈锻炼身体。比如:体育舞蹈。它的健身价值早已为大众公认,其对身体的形体塑造作用更是有目共睹。曾有专门人士对开展体育舞蹈活动对女大学生的健身效果进行过专门研究,方法是以30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下午两节课后的课余活动时间,对受试者进行18周的体育舞蹈锻炼,每周3次,每次90分钟。每次分为三个阶段进行:5分钟热身、80分钟体育舞蹈锻炼、5分钟放松,运动强度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0%。受试者18周锻炼前、后,分别进行既定测试指标的检测,进行配对比较。测量身高、身体围度(胸围、腰围、臀围)、皮褶厚度(臂部、肩胛部、胸部、腹部),采用身体成分分析仪测量身体成分指标,包括:体重指数、脂肪千克数、体脂百分比、身体去脂体重、蛋白质含量、矿物质含量、肌肉重量、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肥胖度指数、标准身体总体重、身体总水分、基础代谢率、电阻抗。
结果经过18周的体育舞蹈训练后,女生的身高和胸围分别由训练前的158.83±4.99cm和81.43±4.32cm增加到训练后的160.00±4.73cm和83.17±4.34cm,腰围和臀围由训练前的68.47±5.11cm和92.33±4.38cm减小到训练后的66.63±5.28cm和91.17±4.39cm,差异有显著性(0.01<P<0.05)。臂部、肩胛部、胸部、腹部皮下脂肪厚度由训练前的7.27±1.27mm、11.76±1.97mm、9.55±0.95mm、13.08±2.87mm减小到训练后的6.87±1.20mm、10.77±1.78mm、8.46±1.06mm、11.35±2.18mm,差异具有显著性(0.01<P<0.05)。体重、脂肪百分比、身体脂肪量、肥胖率、腰臀比、电阻抗分别由训练前的52.92±6.09kg、27.31±2.88%、14.46±3.27kg、-2.68±9.12%、0.76±0.04.638.07±58.87减少至训练后的51.71±5.88kg、26.14±2.99%、13.65±3.00kg、-4.68±8.64%、0.74±0.03.624.70±59.79,差异具有显著性(0.01<P<0.05)。标准体重、蛋白质和肌肉量分别由训练前的53.97±3.61kg、7.78±0.58kg、35.04±2.53kg增加至训练后的54.61±4.36kg、7.85±0.54kg、35.44±2.54kg,差异具有显著性(0.01<P<0.05)。去脂肪体重、身体总水分、体重指数、基础代谢率、矿物质、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等虽有变化,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得出的结论毫无悬念。课余体育舞蹈训练对女大学生在身体形态方面的改变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对减少身体脂肪有很好的效果,能够培养女大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习惯,改善身体围度,减少体内多余脂肪,促进肌肉发达有力,使身体向健、力、美方向转化。充分塑造女大学生的躯体美、线条美。
5.开展舞蹈研究
努力开展课外舞蹈研究。深入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活动之中,潜心观察、分析、研究一番在课堂上求之不得的教学“采风”。比如:对合作学习理论在舞蹈艺术社团活动中的应用方法与步骤进行研究。
对在舞蹈艺术社团中合作学习小组的应用、合作学习具体方式的应用、合作学习时机的掌握、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定位仔细推敲,也许你会得出课堂上得不到的研究结论。比如:舞蹈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人数不宜过多,2~3对一组最好;根据舞蹈教学特点和教学实践,舞蹈项目进行合作学习的具体方式有小组集体表演法、舞蹈编创法。
应用合作学习理论的良好时机有:需要交流讨论的理论课上;学习舞蹈步伐和舞蹈组合时;舞蹈编排时以及舞蹈复习课上。初学者初学舞蹈基本步时,不适宜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是设计者、促进者、参与者、表扬评定者。主要目的是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效率,使每一位小组成员获得更多的益处;舞蹈教学实验结束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显著提高;实验班学生的交流恐惧程度显著下降,对照班级学生的交流恐惧程度无显著变化;实验班学生的舞蹈技能水平和舞蹈编排、创新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等。
又如:为进一步提高大学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的质量,我们可对目前大学体育舞蹈的改革进行研究。第一,要从完善和提高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素质入手,这样作为课程引导者的教师才可以将具有完整体系的体育舞蹈更全面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对体育舞蹈有更深刻的认识。第二,在有了高素质专业教师的基础上,配合大学体育教学的目标,需要制定出合理的课程体系,以适应体育舞蹈舞种繁多的教学,尽可能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最大化。第三,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渗透到整个体育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及效果。如:以相似思维教学法给学生初步的印象来激发学习兴趣;分层次教学法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别需求;电化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动作组合教学更加有利于学习套路动作及花样舞步等。第四,舞蹈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忽视,包括舞蹈能力、专项技术、体能,这些都是学习体育舞蹈必备的能力。第五,古典芭蕾动静结合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自身的气质,而且可为学习体育舞蹈各种敏捷协调的动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六,舞蹈离不开音乐,随着教学内容的开展,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学生提供不同风格特点的教学舞曲,并且教学生如何听、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舞曲等。
大学舞蹈艺术社团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展示出莘莘学子多才多艺、卓尔不群的独特魅力。大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应当奋发图强、力争上游,积极参加社团课余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增光,为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建设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