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所谓教学形式的改革,就是改变过去原有的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固定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来推陈出新,改进教法,活跃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舞蹈创编中的小组合作。

比如在训练中,先引导学生听唱一段他们熟悉的歌曲旋律,之后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就如何结合音乐创编舞蹈动作的论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学生们会争相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得到启发和指点,提高认识、分析、理解和鉴赏舞蹈美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实践证明,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一起时,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为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极好的智力启示和帮助,同时在辅导帮助过程中也可以巩固其自身知识与技能,提高动作表演的能力。因此,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创新类课程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用集体思维促进个体思维的发展,让每个成员都能大胆地想象、构思与创造,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创造出一些新颖、独特的舞蹈作品来。

(2)课堂评价中的组际竞争。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创新类课程教学中还应注意变学生个人竞争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际成员竞争”的新格局。通过课堂上对学生纪律常规、动作姿态、配合程度等多方面的评比,培养学生合作共处和勇于竞争的意识,提升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创新类课程教学实践的水平。这样使课堂气氛愈加热烈,学生能够激情参与。通过合作,成员之间气氛和谐,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在愉快的气氛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通过竞争,使学生树立起自尊、自信与自强的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培养求异创新的精神,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与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