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自主的发展舞台
作为一个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的空间,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应搭建广阔的发展舞台,既满足他们在知识、心理、爱好、年龄等方面不同的需要,又使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认识社会,历练人生,体验人生价值;既发挥学生的个性,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又展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团结协作的整体精神面貌。
1.实施自我管理
目前,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管理模式应从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按照相关的章程,明确每个社团成员的职责和权利。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志愿参加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基础上,每一届社团成员都自主招聘、自主选拔社团负责人,并通过新老成员的互帮互带,不断建立完善社团内部的组织规范,形成稳定的自主发展框架,使社团按照自己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自主管理,淡化“官方”管理形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大学舞蹈艺术社团自身发展具有较大的独立空间。
2.进行自主活动
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应围绕服务自我、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需要自主地开展活动。大学生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群体,他们具有各自鲜活的个性,只要注意引导,充分发挥和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将在社团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自主策划、自主设计、自主参与和自主总结,一方面引领大学生渐渐走向成熟,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大学生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责任心和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动力,形成自主活动的良性循环。
3.开展自我评价
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在自我管理中,需相应地建立社团成员自我评价体系,以激发社团成员的创造性、认同感和荣誉感,同时培养社团成员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可在每学期末对社团成员进行全面的量化考核,内容包括各项活动的参与率、质量的量化考核、活动的社会效应等。通过建立评价机制,不仅可以激励社团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参与活动的激情,同时又使每位成员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我前进的方向,通过纵向的比较为自己的发展找到有效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