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社团发展趋势
1.大学社团的发展转化
(1)类别数量由单一型向多元型扩展
在发展过程中,大学社团的类型主要集中在政治类、学术类和文体类,类别比较单一。但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素质要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大学生关注的焦点也变得更加丰富。为了满足大学生的多元化素质要求,大学社团突破传统的构架,进行创新与扩展,以便帮助大学生全方位地提升自我,体现人生价值。由此,大学社团的种类变得更加丰富,如政治方面以深入研究理论基础为基调的“理论研究会”;学习方面以培养科研创造力及动手能力为目标的“科研兴趣小组”;服务方面以传播精神文明、培养服务精神和能力为主的“志愿者服务”及“爱心协会”;实践方面以体验个人社会价值为趋向的“家教协会”“就业创业协会”等。
(2)社团性质由人文型向科技型深化
早期的大学社团主要注重的是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及熏陶,主要满足大学文化的氛围营造。而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们开始意识到将来他们不仅要灵活运用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于是,各类科技协会、科研小组等大学社团活动广泛兴起。学术科技类社团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大学社团单一的兴趣娱乐功能,而是将平时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融入社团活动之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社团的品质,还促进了自身的成才。
(3)活动区域由校园型向社会型拓展
大学社团所举办的社团活动以往都是以校园为主要内容和区域。但随着高校办学方式与社会的联系愈加紧密。大学社团同社会各方面建立广泛多样的联系是其发展的一大特色。因此,大学社团的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校园,其敏感的触须已伸向社会各个角落。一些大学社团也在拓展运营途径,力图以社会作为社团活动基地和发展重点以及社团运营经费的主要来源。目前一些大学社团组织与某些公司合作,由公司提供实践和经营机会,开展社团活动,就是很好的典型。校企联合社团、志愿服务社团等大学社团,已经成为大学生与社会保持联系的一大载体,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学生社团正展现出愈加蓬勃的生命力。
(4)重视程度由政治型向职业型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大量的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涌进国门,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受到了巨大冲击。许多大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贪图享乐、思想信念模糊不清,人生观、价值观均出现了偏差。鉴于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在这一形势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一文,明确要求各高校要“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社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开始得到重视,各类政治思想理论学习型的社团开始蓬勃发展,通过开展社团活动来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思想,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12]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大学社团建设的重点从注重思想教育转向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力求在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拓展类和实践创业类社团,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2.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发展趋势分析
大学舞蹈艺术社团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从大学社团群落中脱颖而出。
(1)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现状
大学舞蹈艺术社团是大学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能起到其他社团的作用外,在繁荣大学文化和促进整体素质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想象力、创造力等综合素质能力;舞蹈艺术社团的活动可以使校园文化丰富多彩;舞蹈训练还是大学生增强体质、获得良好形体的有效途径。
随着大学社团的发展,大学舞蹈艺术社团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已经对日常的运转模式和行为规范进行了初步的完善,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据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在舞蹈剧目上已经初具规模,舞蹈种类包括民间舞、现代舞、古典舞、芭蕾舞等等;一些舞蹈艺术社团已经有了自己的保留剧目,并且在传统剧目上有所创新;舞蹈艺术社团除了服务于本校,还逐步开展校际横向联系,并积极参与各类比赛。
不必讳言,我国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建设与管理还存在短板,比如对舞蹈艺术社团重视不够、定位不准、基础不牢、拓展不广、研究不深、后劲不足等。
(2)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①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要依托班级、舞蹈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对大学生舞蹈社团的领导和管理,支持和引导大学生舞蹈社团自主开展活动。”可见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在大学整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学将充分认识到大学生舞蹈艺术社团在大学发展中的战略意义,日益加强对学生舞蹈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强化对舞蹈艺术社团发展的顶层设计,正确把握舞蹈艺术社团的发展方向,把舞蹈艺术社团的发展作为大学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大学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
②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发展力度越来越强势
大学将进一步为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建设和发展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宣传、管理、教务、科研等部门职能将结合工作实际向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发展倾斜,后勤等相关部门将加强对大学舞蹈艺术社团活动的支持和帮助,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投入、团委主管、部门协力的管理格局。大学团委将加强对大学舞蹈艺术社团活动的引导,既大胆放手,又避免放任自流。大学将制定灵活机动的管理机制,为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则努力实现自我有序管理,健全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职能,加强自身建设,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与规范的管理办法,使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发展蒸蒸日上。
③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课程领导越来越强化
随着我国迈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不断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课程意识亦须越来越强化。目前一些大学除了开设专业学科,正试探着开出一些包括舞蹈在内的热门艺术课程。即便大学尚未将舞蹈正式列入教学课程,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课程领导也可发挥积极作用,如:着意进行“小型试点”式的探索,为课程开设积累一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牢牢树立课程意识,以大学舞蹈艺术社团为载体,根据学校的育人目标、办学特色、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内、校外教育资源,组织各种活动,开发丰富的人文校本课程;把校本课程开发与社团活动结合起来,实现社团活动课程化,课程实施规范化,更好地适应大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需要。
④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管理体制越来越完善
一是加强学校党委对舞蹈艺术社团的领导,进一步完善学校党委对舞蹈艺术社团的领导体制以及学校团委对舞蹈艺术社团的指导体制。二是加强大学舞蹈艺术社团骨干队伍建设,建立舞蹈艺术社团干部队伍的民主选聘制度,推荐舞蹈艺术社团骨干力量参加各项技能培训。
⑤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物质条件越来越改善
当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在经费或物质保障上遇到了困难,大学给予帮助,针对一部分特殊的情况给予物质保障和经费支持,如:学校在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作舞蹈艺术社团的活动经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一整套“舞蹈艺术社团活动场地使用条例”之类的规章,既满足舞蹈艺术社团活动的需要,又充分发挥学校场地资源的作用;还可在校外建立实践、实习基地,以解决场地问题等。
⑥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理论研究越来越深入
随着大学社团的不断发展,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将越来越注重舞蹈艺术社团发展的理论研究,为广大舞蹈艺术爱好者搭建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理论研究的平台,致力于舞蹈艺术教育及舞蹈艺术社团发展事业的理论研究,发掘一批舞蹈艺术人才,推出一批舞蹈艺术成果。
⑦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活动水平越来越提升
当前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种类不一,活动丰富多彩,有理论研究类舞蹈艺术社团、学术科技类舞蹈社团、文艺体育类舞蹈社团、社会公益类舞蹈社团等。善于利用其不同特点来建立积极健康并富有特色的舞蹈艺术社团文化,通过优秀舞蹈艺术社团文化的传承与沉淀,保持长久而旺盛的生命力,不断提升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活动水平,将是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发展的最佳选择。
【注释】
[1]潘敏学,王在民.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软实力的关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
[2]王小梅,刘国瑞.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
[3]王明琼.如何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分析[J].魅力中国,2016.
[4]马可心,谢兆岗,曹科研.大学生社团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8.
[5]邱烨.中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历程、现状及趋势探析[J].学园,2013(22):30-32.
[6]刘申和,葛芝金,上海市高校保卫工作研究委员会.高等院校公共安全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7]成荷萍.女校校园文化透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冯志远.教你学舞蹈知识[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0.
[9]冉秀萍.舞蹈艺术教学学科教研与专业课程设置全书[M].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
[10]董锡玖,刘峻骧.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11]冉秀萍.舞蹈艺术教学学科教研与专业课程设置全书.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
[12]马可心,谢兆岗,曹科研.大学生社团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