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类课程常态舞种
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展示类课程常用主要舞蹈类型包括:国标舞、民族舞、现代舞、街舞、芭蕾舞、踢踏舞等几种类型的舞蹈。
1.国标舞简史
国际标准交谊舞,又称“体育舞蹈”,原名叫作“社交舞”,英文为“Ballroom Dancing”,为欧洲贵族在宫廷举行的交谊舞会。法国革命后,Ballroom Dancing流传民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将该舞蹈传播到全世界,并形成一股跳舞热潮,至今不衰。
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社交舞”从“社交”发展为“竞技”,从单一的舞种发展为摩登舞、拉丁舞两大系列的十个舞种,并在1904年成立了“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这个组织将当时欧美流行的舞姿、舞步、方向等整理成统一标准,制定了有关舞蹈理论、技巧、音乐、服装等竞技的标准,公布其名称为“国际标准交谊舞舞厅舞”(简称“国标舞”),为世界各国所遵循,英国的黑池甚至成了“国标舞”的圣地。目前,世界各国将国际标准舞易名为“体育舞蹈”,欲将舞蹈运动纳入体育运动项目。拥有74个会员国的“国际舞蹈运动总会”(International Dance Sport Federation)于1997年9月4日正式成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员,“国标舞”也于2000年成为悉尼奥运会表演项目。
国标舞中的拉丁舞包括:桑巴、伦巴、斗牛、恰恰、牛仔。这五个舞种无论在社交场合还是在体育舞蹈比赛中都广为流传。一般是两个人一起跳,一位男士和一位女士。持握姿势各有不同,有时亲密相拥,有时舞伴相互单手相握。这些舞中的姿势都已经标准化和分类成各种不同的级别以便于教学,有国际上统一的用语、技术、节奏、拍子。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舞种有着各自不同的起源。
罗马语系(包括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起源于古老的拉丁语,遍及大多数美洲地区,从而形成了一种文化。拉丁舞中有三种舞来自这个地方,其余两个舞种中,一个来自西班牙或法国,另一个来自美国,它们共同组成了现在这套国际标准舞——拉丁舞。拉丁舞这个术语,是拉丁和美洲的缩写,而不是指地理上的拉美地区。来自拉美地区的这三个舞种是由本土、欧洲和黑人舞蹈融合而成的。在初期,欧洲的征服者们从西非的各地进口黑人到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主要原因是他们很难劝服本土的人们为他们工作。这些黑人如此之多,以至于到了1553年时,数量已超过了墨西哥的欧洲人。舞蹈在所有的三种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黑人主要的娱乐变成舞蹈,这促使舞蹈在美洲地区流行起来。
到了17世纪至18世纪,三种文化的逐渐融合导致了一种新的文化产生,即克立奥耳语。在古巴,随着切分音节奏的流行,对面舞变成了哈巴聂拉舞(一种类似于探戈的舞蹈)。后来,随着与酒吧音乐节奏的融合,切分音越来越强,变成了“Son”的缩写。1795年这种节奏就已在巴西使用,其中有一首歌(情歌)19世纪在欧洲变得很流行,其复杂的切分音节奏,现在已经成为所有拉丁舞的特征。
1924年,由英国伦敦发起,欧美舞蹈界人士在传统宫廷舞、交谊舞及拉美国家的各式土风舞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规范和美化加工,于1925年正式颁布了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四种舞的步伐,总称摩登舞,并将此种舞蹈首先在西欧推广并进行了比赛,继而又推广到世界各地,受到了许多国家的人民欢迎和喜爱。
1950年,由ICBD(国际跳舞厅理事会)在英国“黑池”主办了首届世界性的大赛“BLACKPOOL DANCE FESTIVAL 1950”(“黑池舞蹈节”),并把规范后的舞蹈命名为国际标准交谊舞,以后每年的五月底,在英国的“黑池”举办一届世界性的大赛。随着此种舞蹈在世界各地的不断推广,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摩登舞中又增加了维也纳华尔兹。
1960年,非洲和拉美一些国家的民间舞经过规范加工之后以拉丁舞形式加入了世界性的舞蹈大赛。摩登舞和拉丁舞风格迥异。
摩登舞除了探戈外,都源于欧洲大陆,它的音乐时而激情昂扬,时而缠绵性感,动作细腻严谨,穿着十分讲究,展现了欧洲国家男士的绅士风度和女士的妩媚。男士需身着燕尾服,系白领结;女士则以飘逸、艳丽长裙表现出她们的华贵、美丽、高雅、闺秀之姿。
拉丁舞除斗牛舞外,均源于美洲各国,它的音乐热情洋溢、奔放、特具节奏感。以淋漓尽致的脚法律动引导,舞姿自由流畅,展现女性优美线条、动人神情,气氛迷人,生动活泼,热情奔放,充分表达了青春欢乐的气息。男士则展现剽悍刚强、气势轩昂、威武雄壮的个性美。
国标舞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国际标准交谊舞作为一项高贵优雅的运动,不但可以调适现代人忙碌的生活,舒展身心,并且有良好的社交功能。由于它实质上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经济水平,世界各国各地区竞相提倡,风行日盛。我国自1986年正式引进后,随着近几年的大力推广,国际舞发展迅速。
1986年,文化部宣布成立了中国国际标准舞学会,并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国际标准舞会演,由此每一年举办一届(广东选手已连续获八届职业最高级别摩登舞冠军)。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一代人的辛勤耕耘,如今,国标舞事业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关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项,从1998年开始,国标舞被列入中国文化部“荷花奖”的评奖单项,国标舞事业从此又开启一个崭新的篇章。
在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全国各省市(包括一些中小城市)都成立了国际标准舞协会,跳国标舞、学国标舞的人越来越多。北京电视台播放的国际标准交谊舞教学节目收视率很高,有关人员保守估计,北京就有80万至100万人喜欢跳交谊舞,而且跳舞的人越来越年轻化。近年来,广州、北京、上海、郑州、南京、哈尔滨、武汉、重庆、宁波、深圳、南昌等地国标舞运动发展迅猛。
2.民族舞
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民间舞具有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
3.现代舞
现代舞主要是指借鉴了外国现代舞动作素材和创作理念所进行创作和表演的舞种,该舞种的作品特别追求突破古典芭蕾艺术的固定模式,允许舞蹈家以个性化的眼光观察事物并作抽象的自由表现。
(1)关于现代舞
现代舞是在反对古典芭蕾的封闭、僵化的前提下产生的文化现象,当时,有“现代舞之母”之称的依莎多拉•邓肯向陈腐的古典芭蕾旧世界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舞蹈革命,但邓肯从未想到建立什么新流派,而只是想从芭蕾的清规戒律中获得一种身体与精神上的自由,所以邓肯只能算是先驱者。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的萧条和动荡给现代舞创造了生长的环境,真正意义的现代舞在德国出现了,后来得以在美国迅速发展。1936年舞蹈家吴晓邦先生把现代舞从日本带回中国,并称之为“新舞蹈”,这是中国现代舞最早的引进和起源。
一提起现代舞,大多数人都会摇头,要么因为没看过、要么认为看不懂,这需要对现代舞概念来一番新的认识。现代舞是一种舞蹈艺术,相对于其他舞蹈形式,它更注重于艺术家内心的感觉,并通过形体充分展现出来。欣赏现代舞不应去强调是不是看懂,是不是表达什么主题或者能不能接受教育,而应欣赏它通过形体所表达出来的美以及给人带来的瞬间的感受。就像欣赏交响乐、爵士乐一样,要看音乐本身是否给你带来美感和遐想。现代舞艺术家正是通过现代舞这种与其他艺术品种不同的方法来传达内心的感受并给观众带来愉悦和美感。
(2)国内现代舞的现状
据统计,目前国内大专院校已建立了31个舞蹈系,但令人担忧的是,除了广州和北京这两座先后培育了全国唯一两个现代舞团的大都市,以及上海、武汉等有北京舞院现代舞专业毕业生落脚的大都市之外,其他各地的舞蹈系均无法在现代舞的理论与实践方面,提供合格的主修或选修课程;在欧美发达国家,在大学专科、本科,甚至硕士研究生层次上任教的现代舞师资中,有不少人可以同时开设理论与实践这两个方面的课程。因此,现代舞今后还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重中之重的任务则是,训练并提供一大批包括理论与实践这两个方面都合格的现代舞师资。
4.街舞
街舞起源于美国黑人的街头即兴舞蹈。它节奏鲜明,动作随意夸张、变化多样,是目前最受欢迎的舞蹈和健身项目。街舞世界,是绝对自由的肢体空间,舞者是处于零束缚的心理状态。打开动感音乐,身随心动、身心合一,舞者呈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真我。
5.芭蕾
芭蕾在法语中意为“跳”或“跳舞”。芭蕾最初是欧洲的一种群众自娱或广场表演的舞蹈,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严格的规范和结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起舞。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芭蕾于17世纪在法国宫廷形成。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十二个手位,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和体系。这五个基本脚位一直沿用至今。
6.踢踏舞
踢踏舞来源自美国百老汇,是一种民间风俗的舞蹈。特点是音乐轻快、舞态变化多姿,表现力特别强。表演者穿着特别的踢踏舞鞋,用脚的各个部位,在地板上摩擦拍击,发出各种踢踏声,加上舞者的各种优美舞姿,形成踢踏舞特有的幽默、诙谐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