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基本功训练
舞蹈基本功训练分软度练习和动作练习。
软度:踩大跨、压小跨、跪脚背、搬肩、搬胸、搬腰、耗竖叉、爬横叉、压后跨、搬后腿等。
动作:地面组合和把杆组合。手位、脚位、身段、圆场等;擦地、画圈、撩步、腰控制、小踢腿、大踢腿、小弹腿、蹲(一位、二位、五位等)、单腿蹲、小跳等。
1.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需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伴奏宜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2.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伴奏宜选用2/4拍、中速、节奏舒缓的乐曲。
3.推脚背组合
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1~2拍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3~4拍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形;5~8拍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双脚背练习亦同。
4.把杆训练组合
(1)把杆训练
通用于各种程度的学生,有利于正确地调整前腿训练的姿态,增加姿势的美感。此训练具有一定规范的要求,是常用的训练方法。大学生社团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较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达到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
①训练姿态以单手扶把压前腿为主,指身体直立的情况下,与把杆构成一定的角度,被压腿斜搭在把杆上的动作。亦分为绷脚和勾脚两种形式。
绷脚:面向把杆,身体与把杆大约成60度,身体保持正直。靠近把杆的内侧,手轻轻搭在把杆上,脚下成一位站好。外侧腿搭在把杆上,脚背、大腿内侧肌向外翻,绷脚外旋。主力脚和胯都保持不动,使被压腿与胯部成90度。外侧手成三位手型,靠上身的上下运动拉伸前腿韧带。
勾脚:前两项与绷脚训练步骤相同。外侧腿搭在把杆上,变成勾脚位。外侧手握住被压腿的前脚掌向里拉伸。
②重点难点:胯部与被压腿的角度的控制,是训练的关键。针对一些同学练功方法不规范所导致的前、旁不分的情况,应重点调整和规范。
③常见问题:主力脚的方位容易出现角度不够和上半身容易出现背部弯曲的情况。要避免出现上述情况,就要先摆好要求的角度及姿态,按照运动的路线循序渐进进行练习,不应追求表面上的效果。比如:片面强调头与腿的距离,而没有达到实质训练效果。所以,刚开始练习时,必须要保持背部直立和发力的有序性。从而更有利于规范和调整前腿韧带和肌肉的练习。
(2)脱把训练
此方法适用于基础较好或想增加训练强度的同学进行前腿训练,更有利于前腿韧带以及肌肉的延长性拉伸。
①训练姿态:地面上的高垫压腿,一条腿贴地面,另外一条腿搭在垫高物上,腿张开成直线。
先把后侧腿蜷曲,前腿开胯伸直,搭在大约小腿高度的垫高物上(垫高物的高度因人而异)。再把后腿伸直,前后成直线位置。双手亦可撑地或抱膝,靠动力下压。身体面向墙壁或屏障,主力腿站直,另外一只腿搭墙壁,腿伸直成和墙壁平行的位置走向。主力腿站直,脚下成一位脚型站立。把要压的腿抬起,搭墙壁上,把腿拉直。上下保持直线方向。若要增大强度,可以把主力腿向墙壁的反方向掰。手拉脚心或脚跟的位置,靠身体动力内压。
②重点难点:控制身体的位置与角度。尚未达到一定水平的同学,建议先不采取这种训练或是以把杆为屏障做把杆内的高压腿,或是把杆上的大压腿来增加韧带拉伸强度的训练。
③常见问题:胯的位置不容易摆放,因为要压的是前腿,所以胯要尽量和前腿保持90度的关系,才能保证训练的质量,达到良好的效果。
5.踢后腿
双手扶把杆小八字步站好,膝盖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腿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在反复强调的情况下学生还是做不到位,可以先单一地练习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纠正学生的姿态,然后再过渡到踢后腿。
6.劈腿跳
此乃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着地。
7.大踢腿
大踢腿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的姿势。踢腿的过程中,同时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有许多学生在踢腿的时候,为了让腿部可以碰到身体,上半身极力向前,这样做,颈部便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非常难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诫学生,踢不高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态。在这一前提下,经过刻苦练习,腿会越踢越高,韧带越拉越长。在学生取得微小的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有些学生回家也经常自己练习,到课堂上教师可以明显地感到这类学生的变化和提高,则更要适当地给予称赞,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除了身体和腿要注意外,两只手臂也不能忽视,在踢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松弛。
8.下腰
对于没有基础的同学,舞蹈教师都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保护学生,纠正下腰的姿态,告诉学生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双脚打开至肩宽,双臂向上伸直,五指打开,手心朝前。下腰时,上半身向后仰,头抬起来向后找自己的脚后跟,身体和手都向脚后跟靠齐并往里卷。下好以后,手臂和膝盖都尽力撑直,眼睛看脚后跟。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让其做甩腰训练,加大训练强度。结束后注意做回腰练习:双脚并拢蹲下来,双手抱住双膝,头埋下来。舞蹈教师顺着脊柱给学生做按摩,保护学生的脊柱不受到伤害。
9.劈腿
劈腿动作有利于拉伸学生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①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让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②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③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的竖叉。重复动作。
10.小跳组合
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可以由简单的一二五位小跳,发展到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复合型小跳。小跳过程中,双膝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强调蹲时膝盖与脚尖方向一致。
11.舞蹈教学
根据学期开始时制订的教学目标,需要完成哪些舞蹈剧目和小的舞蹈组合,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循序渐进、按时保质完成计划。在教授舞蹈动作时,因为学生自身能力有限,接受和领悟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有耐心,细致讲解动作要领,告诉学生每一个动作的手和脚要往哪里摆,眼睛看哪个方向。示范之后,要帮助学生摆好动作造型。每个课时保证2~3个新动作,复习上一课时的动作。①局部组合训练比如手关节的训练——转指,培养四肢协调能力的训练等,教师根据学生上课情况自己编排。②背肌训练,在课程结束之前,让学生趴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直,手脚同时抬起,用腰和腹部作为支撑点,做背肌训练。每组10~20个,一般一至两组即可。
虽然所有的舞蹈基础都是大同小异,但也有不太一样的。如果是街舞,建议首先应该明确舞种。跳街舞时时刻刻都不能忽略基础。基础很重要,所有的舞步都是从基础提炼出来的。先把身体养好,年龄不太大的话,每天所要做到的是:热身、压腿以及让身体的各个关节都活动起来,再练习一下力量(做俯撑、仰俯起坐等),然后再从头到脚练习各个关节,比如:头(左右动)、肩(上下动)、胸(前后动)、腰(左右平衡动)、胯(左右动)、膝(360度旋转动)、脚(旋转动),如果能达到一个关节动其他关节不动就可以了。这是最基础的训练,坚持下去自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