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适应学生整体发展的培育体系

二、构建适应学生整体发展的培育体系

应试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根本冲突,是升学率和学生个性发展是否根本对立的一对矛盾。面对社会多元化发展对教育的冲击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面对应试教育所存在的偏颇,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建设应当选择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发展的潜能,“使人合理、熟练、高尚地履行各种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讲,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升学率并不矛盾。因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得越充分,自信心就越强,自觉性也就越强,也就越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而建立什么样的教学体系、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关键。因此,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首先必须把真功夫花在优化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关系上。

大学生是从青少年中选拔出来的优秀群体,他们学习起点较高,兴趣广泛,思维活跃。传统、单一、刻板的课程结构制约着学生潜能的开发。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现代课堂教学结构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应提出发展学生能力的课程框架,把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作为大学舞蹈艺术社团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学生乐学、爱学、会学为目标,建立起适应学生发展的培育体系。把课程结构改革作为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培育改革的一项工程认真组织实施,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依据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沿着适当开设必修课、增开选修课、规范实践课、丰富活动课的改革思路,将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建设课程设置改为由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活动课等多个板块构成。

以人为本的课程结构体系适应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学习主体发展的需要,对发展学生个性、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能力可起到巨大作用。实践证明,学生对这样的课程设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终身受益”“能培养多方面的才干”。以人为本的课程结构体系还能促进各类人才的迅速成长,使大学舞蹈艺术社团成为造就各类优秀人才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