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正课程意识
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建设的课程领导必须坚持课程原则,端正课程意识。从其内涵来讲,美育以培育形体美、艺术美、自然美为主要内核。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内,舞蹈类课程是重要的艺术课程,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则是体现这一课程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从本质来讲,大学舞蹈类课程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美育功能,它可以提升学生的美学理念与审美层次。大学舞蹈艺术社团课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形体美,同时通过美学内化,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帮助学生构建美学知识体系,提高大学生对于美学概念的理解能力。通过大学舞蹈艺术社团课程训练,既可以实现锻炼身体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形体美,同时也可以发挥其内在的审美训练能力,引导学生深入追求艺术美,通过形象展示与技艺展示,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染力,让学生深入美学世界。
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建设的课程领导应当注意到普遍存在的课程意识的偏差。一是课程教学理念不正确。很多大学舞蹈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忽视舞蹈课程的美学功能,将舞蹈类课程单纯定义为形体美学课程,只注重学生舞蹈技艺的提升,忽视学生美学理念与美学视角的培养。而在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建设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不注重美学知识讲解,认为舞蹈类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锻炼身体,与现代舞蹈类课程教学目标背道而驰。由于教学理念存在偏差,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建设也就无法充分发挥美育功能,不利于大学舞蹈类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此外,在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讲解完技术要领之后,就让学生自己练习,不注重教学引导与教学技法,学生的美学视角受到了限制,学科的美学功能也无法得到充分释放。基于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明确舞蹈教学理念与目标,是发挥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建设美育功能的基础与保障。二是学生美学认知不到位。在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建设和舞蹈类课程学习过程中,大学生的美学认知水平一般都存在问题。不少学生选择参加大学舞蹈艺术社团,都是因为舞蹈类课程可以锻炼身体,同时课程内容比较简单,可以很容易获得学分。在这样的错误学习理念指引下,很多学生单纯只学习舞蹈动作,不注重挖掘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美学层次提升不够,导致很多学生对舞蹈类课程没有足够的认知与重视,阻碍了舞蹈类课程的美育功能的发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课程领导、坚持课程原则、端正课程意识,让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建设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