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实施学分促进的制度保障

二、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实施学分促进的制度保障

以制度对学分促进活动进行规定是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实施学分促进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目前,随着大学社团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不少大学陆续出台了有关学生社团的管理制度,但针对社团学分促进的制度建设还需大力加强。

一是把社团学分活动课程纳入大学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素质教育课程教育体系,把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等方面都作为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做出明确规定。并对社团学分活动课程建设中的人员管理、组织设置、资源配置、考核奖励机制等方面都制定相应制度,出台正规的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将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学分认定工作正规化。

二是选择和编制好大学舞蹈艺术社团的学分促进课程。首先要加强目的性,即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学分活动课程教学要指向同一目标——实践活动;其次要重视科学性,要求编制课程能正确反映大学舞蹈课程内容的科学体系要求,重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社团活动课程要注意每一堂课讲授的科学逻辑顺序及其与实践这一目标的联系;第三要突出发展性,课程的发展和编制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一致,即课程内容要与学员的思考规律和行为发生顺序相契合。

三是成立专门的社团学分工作委员会,专门负责社团学分促进课程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各个教学班的教学和社团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做好协调、监督和反馈工作,同时把好考核大关。制定专门的社团学分课程管理条例或办法,严格把关,认真审核。

四是实行严格的课程考勤制度。参加社团学分促进课程的学员均是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有时会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实行严格的课程考勤制度,督促学生按时到课,不仅有益于学生学习,也会从侧面鼓励教师更有热情地授课。

五是改善社团学分促进课程的设施和经费管理。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实施学分促进开展的是“理论授课+实践活动”的育人模式,这就要求有相对固定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为重要支撑。

学校方面,在教学资源允许的前提下,应给予社团学分课程一定的经费支持和场地支持,例如学生进行理论授课的教室、多媒体平台,开展舞蹈课程活动所需的场地、活动室等。同时,学校方面也可出面与社会各方面进行联系,或进行长期合作,取得可供学生锻炼的实习基地和场所,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对提供场地的一方也是有益而无害的。为了确保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学分课程的开展,一方面确实要重视校内硬环境的建设,对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对潜在资源进行开发,尤其是要注重协调社团学分课程同课堂教学的资源共享,尽量做到时间不冲突,场地不冲突。另一方面,需加强社团软环境建设。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再熟悉不过的学习工具。对于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实施学分促进的网络管理平台及开设的网站,学校网络技术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这样才能使资源有效共享,保证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实施学分促进的软实力。同时,大学舞蹈艺术社团是非营利性的学生组织,它的活动经费多来自会员会费的收取及社会的赞助,但会员会费一般不能太高,而获取社会赞助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故以往出现不少社团因缺少经费而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因此,一方面有条件的社团可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创收,如创办报刊、进行演出等。另一方面,学校要根据社团的规模及发展情况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用于表彰那些工作努力、成绩突出的成员,从而调动社团成员的积极性,提高社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