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实施学分促进的基本原则
由于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学分成绩评定是一个复杂的量化过程,其评定指标应由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属性所构成,因此,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评分体系。目前大学学分制教学班的学生成绩评定多是加权成绩评定法,即按照课程性质的不同,把学生的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等因素,按照不同权重,依照不同的加权系数,加权求和,例如:期末总成绩=考勤×5%+实践考核×35%+期末考核×50%,用这种方法进行成绩评定,学生必须重视出勤、参加活动,并注重平时对知识的掌握,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许多模块的成绩评定主观性很大,最终学生成绩的科学性就很难得到保证。因此,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在对学生进行学分测评时,成绩相关要素的选取及权重的确定要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学分评定结果不受人为主观影响。评定方法要全面,要真正将静态评定、动态评定、全面评定与重点评定、阶段性评定、总结性评定相结合落到实处。
二是先进性原则。评定方法要脱离过去的应试教育思维模式,决不能偏重于学生智育的发展,而忽视动手实践能力的鼓励和引导,以免导致学生仍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应让学分起到对大学生在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的导向作用,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三是可信性原则。评定方法要科学,评定过程要严谨,最终要使学生学分成绩能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得到普遍认可。
大学舞蹈艺术社团实施学分过程中,学分评定可采用AHP(Analysis Hierarchy Process)分析法,即层次分析法,建立成绩测定的基本模型,建立指标矩阵。然后,选取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矩阵内各要素的具体权重值给予建议,最终请专家确定各要素的权重值,确定学生成绩评定标准。当然,最终确定的标准要经过一定的适用过程,还应该对照学校其他课程而不断加以完善。理论上分析,这种学分测评方法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层次合理、要素全面,能更客观地对学生的学分成绩做出评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着操作和技术上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地实践与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