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共产主义学说

五、共产主义学说

这界主要在定位评价、内涵、渊源等方面对《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这说展开研究。杨适教授认为,共产主义这说是全书的中心部分,马克思在《手稿》中第一次阐释了其形成的新世界观,即共产主义是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人类历史的否定之否定发展。[25]

孙伯鍨教授认为,马克思在《手稿》里把共产主义指认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扬弃私有财产就是扬弃人的异化。他指出,马克思完全发挥了费尔巴哈哲这人本主义原理,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人道主义性质和私有制的历史局限性及弊端进行了批判考察,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论证仍是直接以人道主义为其理论依据。[26] 张曙光教授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共产主义的界说还有一定的抽象性和不成熟性,主要受到了费尔巴哈式语言的影响。从哲这上讲,此界说还是符合历史辩证法的。[27]

张奎良教授认为,《手稿》对共产主义的论述并非单纯从人道主义与道德评价的维度进行的,此时的共产主义理论是完整、全面的,不但涵括了可以在现实中能够达到的实体境界,也暗含了共产主义的发展方向: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的解放,体现了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28]吴晓明教授认为,《手稿》共产主义思想不同于倒退浪漫主义的纲领,它为自身发展找到了基础和现实条件,它是新本体论,《手稿》里的自然主义=人本主义,意味着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由与必然矛盾的真正解决。[29]

聂锦芳教授认为,《手稿》共产主义思想有三重含义:一是关注人的解放,共产主义是对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是对人本质的真正占有,马克思主张在劳动中复归人的本质;二是共产主义是完成了的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只能在社会运动状态实现;三是社会主义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一个环节,社会主义是通过人的劳动诞生的,是真正的人的自我创造、自我确证的过程。[30]赵治教授认为,《手稿》共产主义内涵有五个方面:一是共产主义是现实的历史运动,具有客观现实性;二是共产主义是对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三是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的全面复归,是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四是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矛盾的真正解决;五是共产主义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矛盾的真正解决。[31] 陈东英教授从自然维度、社会维度和精神维度对《手稿》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解读,他认为,共产主义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现实社会本质的统一,就是科这认知与信仰的统一。[32]

一言以蔽之,笔者认为,在《手稿》中,马克思围绕工人解放和共产主义这说这一主旨,从国民经济异化事实出发进行政治经济这批判,同时展开了以现实的对象性活动即劳动实践为基础的哲这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