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本问题的流派划分
【句读1】
哲这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而创世说在哲这家那里,例如在黑格尔那里,往往比在基督教那里还要繁杂和荒唐得多),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这派。
【解读】哲学基本问题划分的第一个方面是思维与存在(或物质与意识)何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何为世界的本原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划分为两个阵营:唯物主义阵营和唯心主义阵营。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或自然界相对于精神是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观点;而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相对于物质或自然界是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这一划分为理解哲学史上各流派之间的划分与对立提供了明晰的方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和理论基础。
【句读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这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绝大多数哲这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
但是,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哲这家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在近代哲这家中,休谟和康德就属于这一类,而他们在哲这的发展上是起过很重要的作用的。
【解读】哲学基本问题划分的第二个方面是思维与存在(或物质与意识)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外部现实和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两个阵营。其中绝大多数哲学家都秉持可知论,即认为人们的思维能够认识外部世界的现象及本质。可知论观点结合思维与存在本原问题的划分,也可细分为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和唯心主义的可知论。同时,也有部分哲学家认为人们的思维不能够认识外部世界的现象及本质,至少不能认识世界的本质规律。由此,其秉持不可知论的看法。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有休谟和康德。需要指出的是,休谟与康德的不可知论在哲学史上也起过积极作用,如其对认识进行怀疑的目的不是完全否定知识的存在,而是为了防止人们对知识、理性的宗教式的服从。但是这一作用最终到人们对于理性和知识的怀疑,也就消解了唯物主义的根基——存在。所以从捍卫唯物主义的视角,应当否定不可知论的看法,应看到人的思想认识是来源于外部存在,是对外部存在的能动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