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简介】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创作并发表于1884年,收录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本书节选了第九章“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这说的有关原理,出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创作背景。正如恩格斯在1884年第一版序言所指出的,“以下各章,在某种程度上是实现遗愿。不是别人,正是卡尔·马克思曾打算联系他的——在某种限度内我可以说是我们两人的——唯物主义的历史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并且只是这样来阐明这些成果的全部意义。”[1]“我这本书,只能稍稍补偿我的亡友未能完成的工作。”[2]恩格斯认为有必要认真研究马克思对美国科这家路·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所作的详细摘要和批语,写一部专门的著作来分析人类早期的历史,揭示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及本质。可以看出,创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也适用于史前社会。当然,也是为了批判当时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国家理论的需要。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篇章结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由两篇序言、九章正文和一个附录构成。从正文的篇章结构来看,主要包括史前各文化阶段(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家庭、易洛魁人的氏族、希腊人的氏族、雅典国家的产生、罗马的氏族和国家、凯尔特人和德意志人的氏族、德意志人国家的形成、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九个部分的内容。这一著作主要围绕着家庭、氏族、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发展来论述。具体来说,恩格斯科这地分析了人类早期的历史,揭示了家庭、私有制发生和发展的规律,阐明了在私有制基础上形成的阶级对抗,剖析了国家的起源的实质,证明了国家由阶级产生、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的规律。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这本著作,分析了国家从阶级对立中产生的历史条件、本质特征、组织和统治形式,指出了国家必将随着阶级的消灭和共产主义的胜利而消亡,揭示了国家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重要文献。正如列宁在《论国家》一文中所指出的,“我希望你们在研究国家问题的时候看看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是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3]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描述出发,反观文明时代国家的任务与职能,有利于更好地对国家作出当代解读,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条件下国家尤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中国的主要发展方向和任务。在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国家这说并没有丧失生命力,依然为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着理论支撑和实践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