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共产主义

三、共产主义

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历史的发展是在特定阶段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总和的基础上,通过革命阶级的革命活动实现的。而共产主义必定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发展到特定阶段,作为社会主体的无产阶级发动彻底的革命,才得以实现的。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被赋予的历史使命。因此,接下来从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性质入手,着重分析共产主义的实现方式和重要意义。

无产阶级的出现是生产力水平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从性质上看,它是最富有革命性的阶级。无论从历史发展水平还是自身的性质看,无产阶级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共产主义革命已经具备了现实基础。第一,社会的发展建立在生产力与社会关系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当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超出了社会关系的组织形式时,必要的社会革命就成了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而生产力发展水平已经使得无产阶级处在这种阶段: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已经不再是促进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提高的力量,而是异化的、压制人的力量;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承受异化、被压制,却不能享受生产力发展成果的阶级,即无产阶级。第二,只有当无产阶级构成了社会全体成员中的绝大多数时,无产阶级革命、共产主义革命才有可能发生,因为“进行革命的阶级,仅就它对抗另一个阶级而言,从一开始就不是作为一个阶级,而是作为全社会的代表出现的;它以社会全体成员的姿态,反对唯一的统治阶级。”[24]以社会全体成员的姿态进行革命活动的无产阶级,其每个成员都是作为具有无限潜能的个体出现的,他们自身所蕴含的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潜在因素不受任何阶级性的束缚。

如果说无产阶级及其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清晰地论述了共产主义的实现主体、实现方式和性质。共产主义者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主体,他们通过对现存世界的革命来改变现存的事物:“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25]在此,我们需要注意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者之间的区别:并非所有的无产阶级都是共产主义者,只有当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身处其中的无产阶级自觉意识到自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时,这样的无产阶级才真正成为了共产主义者。“实践的唯物主义者”是个重要概念:“实践的”表征着特定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下,个人的生产活动所具有的现实性;“唯物主义者”则表明了现实活动中的个人以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行为原则。因此,所谓共产主义者、“实践唯物主义者”就是以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自身行为原则、并进行现实的生产活动的无产阶级。

共产主义者以革命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手段,与以往任何形式的革命活动相比,共产主义者的革命具有独特之处:“迄今为止的一切革命始终没有触动活动的性质,始终不过是按另外的方式分配这种活动,不过是在一些人中间重新分配劳动,而共产主义革命则针对活动迄今具有的性质,消灭劳动,并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26]以往一切形式的革命不涉及活动的性质,只涉及活动的重新分配;因此,以往的一切革命活动只不过是推翻原有统治阶级,革命阶级取而代之成为新的统治阶级的活动。而共产主义者将要进行的革命具有两个目的:第一,针对活动性质,彻底消灭劳动;第二,消灭一切阶级统治以及阶级自身。以往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为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资料为目的、在不断扩大的分工的基础上展开的;这种活动本身既是维持个人(以及阶级)的生存和生活的必要因素,在生产力发展到特定阶段,它必定又会发展为外在于个人的异化力量、成为束缚人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因此,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消除这种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主体(个人以及阶级)就成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也是共产主义者所进行的共产主义革命所承担的历史使命。

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才发生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与以往的一切运动有根本上的不同:“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形成的前提看作是前人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这些前提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因此,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27]《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共产主义最集中的阐述告诉我们:第一,共产主义运动是最彻底的活动。这种彻底性表现为不仅要消灭以往的一切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而且要消除它们之所以产生的“基础”。第二,共产主义运动是具有历史性的高度的理论自觉。其历史性表现为:共产主义运动也要以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取得的成果为基础,尽管生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是自发的;其高度的理论自觉表现为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人自觉地将它们作为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手段,从而避免成为对人而言的异化力量。第三,共产主义运动是以唯物史观为基本理论视角的经济运动。个人的生存是唯物史观得以展开的前提条件,而物质资料是个人生存的基础;共产主义始终坚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以便自觉地将物质资料不仅用于个人的生存、更为重要的是用于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在这种意义上,共产主义是唯物史观最终的理论归宿。

(本文作者孔祥润,原文发表于《马克思主义哲这论丛》总第8辑,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