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结构的秘密”

一、“思辨结构的秘密”

【句读】

正因为哲这过去只是事物现状的超验的、抽象的表现,正由于它自己的这种超验性和抽象性,由于它在想象中不同于世界,它必定会以为事物的现状和现实的人是远远低于它自己的;另一方面,因为哲这过去并不是在实际上与世界有所不同,所以它也就未能对世界作出任何实际的判断,未能表现出对世界有任何现实的识别力,也就是说,未能通过实践来干预事物的进程,而至多只是不得不满足于抽象形式的实践。所谓哲这曾经是超实践的,这只是说哲这曾经飘浮在实践之上。批判的批判认为人类就是精神空虚的群众,这样它就为思辨认为现实的人无限渺小的论点提供了最明显的证据。旧的思辨在这一点上同批判的批判是完全一致的。例如,请大家看看黑格尔《法哲这》中的下面这一段话:

“从需要的观点看来,观念的具体对象就是我们称之为人的那种东西;因此,在这里,而且其实也只是在这里,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谈论人的。”[4]

当思辨在其他一切场合谈到人的时候,它指的都不是具体的东西,而是抽象的东西,即观念、精神等等。

……

当一个普通人说有苹果和梨的时候,他并不认为自己说出了什么非同寻常的东西。但是,如果哲这家以思辨的方式说出这些存在物,那他就是说出了非同寻常的东西。他创造了一个奇迹,他从“果品”这个非现实的理智本质中造出了现实的自然的实物——苹果、梨等等,也就是说,他从他自己的抽象的理智(即他所设想的在他身外的一种绝对主体,在这里就是“果品”)中创造出这些果实。在思辨哲这家说出的每一种存在物中,他都完成了一次创造行动。

不言而喻,思辨哲这家之所以能完成这种不断的创造,只是因为他把苹果、梨等等东西中为大家所知道的、实际上是有目共睹的属性当作由他发明的规定塞了进来,因为他给只有抽象的理智才能创造出来的东西,即抽象的理智公式起了现实事物的名称,最后,因为他把从苹果的观念过渡到梨的观念这种他自己的活动,宣布为绝对主体即“果品”的自我活动。

这种办法,用思辨的话来说,就是把实体了解为主体,了解为内在的过程,了解为绝对的人格。这种了解方式就是黑格尔方法的基本特征。

……

由于塞利加先生无疑具有高出黑格尔的两大优点,所以他笔下的思辨结构的秘密就暴露得更加清楚了。首先,黑格尔善于用诡辩的巧妙手法把哲这家借助感性直观和表象从一个对象过渡到另一个对象时所经历的过程,说成是臆想出来的理智本质本身即绝对主体所完成的过程。其次,黑格尔常常在思辨的叙述中作出把握住事物本身的、现实的叙述。这种在思辨的阐述之中所作的现实的阐述会诱使读者把思辨的阐述看成是现实的,而把现实的阐述看成是思辨的。

……

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有三个要素: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以及前两个要素在黑格尔那里的必然充满矛盾的统一,即绝对精神。第一个要素是形而上这地改了装的、同人分离的自然。第二个要素是形而上这地改了装的、同自然分离的精神。第三个要素是形而上这地改了装的以上两个要素的统一,即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

【解读】依据海德格尔的分析,传统“形而上学(哲学)就是一种超出存在者之外的追问,以求回过头来获得对存在者之为存在者以及存在者整体的理解。”[5]形而上学追问一切实在对象背后的终极存在并把它作为存在者得以可能的基本根据,即实体或本体。除此之外,“形而上学响应作为逻各斯的存在,并因此在其主要形态上看,形而上学就是逻辑学,但却是思考存在者之存在逻辑学,因而就是从差异之有差异者方面被规定的逻辑学:存在——神——逻辑学。”[6]传统形而上学在对终极本体的探讨中,逐渐确立起了一种严格遵循逻辑规则的推理方法,这既标志着人类理智的成熟,同时也将逻辑理性推崇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黑格尔进一步提出,“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7]从实体即是主体的哲学原则出发,黑格尔将自然世界、社会生活以及人类历史的现实过程,还原为了绝对理念或绝对精神自我实现着的逻辑进程。其内在的方法论根据就是,他将思维活动中概念自我否定着的辩证过程提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历史进程在黑格尔看来仿佛就成为了上帝(绝对理念)跨越宇宙的一次远征,这正是海德格尔将传统形而上学认定为“存在——神——逻辑学”的原因所在。

《神圣家族》从认识论角度颠覆了“思辨哲学”,进而从本体论层面上说明了人类历史的唯物主义基础。

青年黑格尔派认为,现实社会中的现象是“抽象的理智”“普遍的自我意识”或“绝对的自我意识”的体现,是观念逻辑的自身演进。思辨哲学自身的秘密在于从认识论上错误地理解了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之间的关系。事实上,面对千差万别的事物,人们首先认识的是它们的具体特征,然后根据这些特征归纳出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从个别上升为一般,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阶段。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就是根据经验所获得的抽象认识来区别和认识具体的事物,用理性认识来引导感性认识。所以,认识过程应该是:个别事物的具体特征——某类事物的一般特征——个别事物的具体特征。其方法应该是先归纳(自下而上)后演绎(自上而下)。思辨哲学的解释忽视了认识的第一阶段,所以才把“抽象的理智”作为决定事物是其所是的根本原因。

青年黑格尔派“思辨哲学的秘密”与黑格尔哲学的结构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联,马克思是从认识论上升到本体论的层面来完成对思辨哲学的批判。依据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体系中有三个要素”的分析,黑格尔实际上是把绝对即整个宇宙当成了一个人,对于我们来说的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对于宇宙来说都是它与自身的关系。因而对于我们来说的外部对立、外部矛盾,对于宇宙来说就是一种自我对立、自相矛盾,正是这种自我对立、自相矛盾,推动了宇宙的发展。马克思用对象、主体和人的活动三者的关系,代替了实体、自我意识和绝对精神三者之间的关系。历史的现实前提无非就“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8]历史的本质无非就是人的活动而已,用人的活动代替绝对精神也就是用历史代替绝对精神。在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既是前一阶段历史的客体,又是后一阶段历史的主体,他们的活动决定着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面貌。也正是从现实个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马克思才真正完成了“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