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简介】

第一节 【经典简介】

《论住宅问题》是恩格斯批判蒲鲁东主义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阐发科这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部重要的论战性著作,论战的对象分别是蒲鲁东主义者阿·米尔柏格和埃·萨克斯。全文共由三篇文章构成,分别是:第一篇《蒲鲁东怎样解决住宅问题》、第二篇《资产阶级怎样解决住宅问题》、第三篇《再论蒲鲁东和住宅问题》。全文写于1872—1873年间,发表在《人民国家报》并出版了单行本。本书所选部分原著内容均出自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009年版第3卷。

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对解决类似住宅短缺这类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立场和观点,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住房短缺的根源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因此,在不谋求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下,企图单独解决住宅问题或其他任何同工人命运有关的社会问题都是愚蠢和无济于事的。真正解决的办法在于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工人阶级自己占有全部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

与此同时,在批判蒲鲁东主义者提出的种种“救世计划”的同时,恩格斯还就科这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作了深刻论述。他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和掠夺;揭示了资产阶级的法律不过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资产阶级国家归根到底是“总资本家”,是“有产阶级即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用来反对被剥削阶级即农民和工人的有组织的总权力”;阐明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斗争目标,强调“无产阶级必须采取政治行动,必须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达到废除阶级并和阶级一起废除国家的过渡”;论述了产生城乡对立的原因以及消除这种对立的必要性和途径,强调消灭城乡对立是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恩格斯从唯物史观出发,批驳了蒲鲁东主义者把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说成是一种“祸害”的谬论,指出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使人的劳动生产力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为消灭阶级和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物质文化需要创造了必要条件。他坚决反对为未来社会臆造空想方案,指出实际的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各个方面的一种正确的认识。

今天,认真研读《论住宅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科这社会主义的深层内涵,而且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与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