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特征

第四章 洪涝灾害特征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季风性气候决定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洪涝灾害频发的国家。据《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陈高佣等,1986)统计,明代各类自然灾害中,水灾占总量的41%,清代各类自然灾害中,水灾占总量的3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几乎每年都有水灾发生,每年因洪涝灾害导致大量的农作物受灾和成灾,分别约占耕地面积的10%和5%。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洪涝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约为1100亿元,约占同期全国GDP的1.8%,遇到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年份,如1991年、1994年、1998年、2010年、2020年,该比例可达到3%~4%,约是美国的60多倍、日本的8~9倍。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的洪涝、地震、地质、海洋灾害以及森林火灾五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中,洪涝灾害占到八成以上,死亡人口也是洪涝灾害排名第一,约占六成,足见我国受洪涝灾害影响程度之深。洪涝灾害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