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情
2011年9—10月,受“拉尼娜”状态影响,长江流域中西部地区出现明显的降雨过程。9月4—7日、10—14日、16—19日,汉江上游、嘉陵江出现三次强降雨过程,发生明显秋汛。汉江上游及嘉陵江的渠江部分地区降雨量超过500 mm,单站月降雨量渠江河口站651 mm、赶场站648 mm、汉江上游镇巴站642 mm。
第一次强降雨过程时间是9月4—7日,嘉陵江上游、岷江中游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局地有大雨。5日,嘉陵江上游、岷江中游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嘉陵江面降雨量13 mm。6日,嘉陵江和岷沱江流域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强降雨中心位于嘉陵江渠江和汉江上游。单站过程累计降雨量最大的是嘉陵江渠江铁溪站,为214 mm,汉江上游观音堂站为187 mm,渠江赶场站为175 mm。嘉、岷流域及汉江流域过程累计面降雨量:岷江、沱江为25 mm,嘉陵江为44 mm,汉江石泉以上为77 mm,汉江石泉至白河区间为90 mm,汉江白河至丹江口区间为71 mm,丹江口至皇庄区间为23 mm。此次降雨过程,超过100 mm的笼罩面积约5.26万km2。
第二次强降雨过程时间是9月10—14日,岷江下游、沱江、嘉陵江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嘉陵江面降雨量7 mm。11日,岷江中下游、沱江、嘉陵江上中游有中雨,面降雨量岷沱江6 mm、嘉陵江16 mm。12日,岷沱江部分地区、嘉陵江上中游有中雨,面降雨量岷沱江5 mm、嘉陵江13 mm。13日,嘉陵江渠江、三峡区间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面降雨量嘉陵江、三峡上段9 mm,三峡下段23 mm。14日,金沙江下游局部、三峡下段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三峡下段面降雨量38 mm。强降雨中心位于三峡区间北部、汉江上游、嘉陵江渠江。单站过程累计降雨量最大的是三峡万县—宜昌区间建楼站,为246 mm,汉江上游茅坪关站239 mm,嘉陵江渠江黄钟站224 mm。嘉陵江、岷江流域、汉江流域、三峡区间分区过程累计面降雨量:岷江、沱江14 mm,嘉陵江45 mm,三峡万县至宜昌区间63 mm,汉江石泉以上93 mm,汉江石泉至白河区间110 mm,汉江白河至丹江口区间82 mm,丹江口至皇庄区间28 mm。此次降雨过程,超过100 mm的笼罩面积约8.98万km2,超过200 mm的笼罩面积约0.36万km2。
第三次强降雨过程时间是9月16—19日,岷沱江、嘉陵江中游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面降雨量岷沱江6 mm、嘉陵江9 mm。17日,嘉陵江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岷江中游、沱江有中到大雨。面降雨量岷沱江9 mm,嘉陵江36 mm。18日,嘉陵江、三峡区间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其中渠江大部地区普降暴雨,面降雨量嘉陵江流域18 mm,其中渠江43 mm,三峡寸滩—万州区间14 mm,万县—宜昌区间20 mm。19日,降雨强度减弱,嘉陵江、三峡区间有小到中雨。强降雨中心位于嘉陵江渠江。单站过程累计降雨量最大的是嘉陵江渠江赶场站,为335 mm,渠江恩阳站为317 mm,河口站为316 mm。嘉陵江—岷江流域、汉江流域分区过程累计面降雨量:岷江、沱江为20 mm,嘉陵江为68 mm,汉江石泉以上为110 mm,汉江石泉至白河区间为98 mm,汉江白河至丹江口区间为54 mm,丹江口至皇庄区间为37 mm。此次降雨过程,超过100 mm的笼罩面积约7.6万km2,超过200 mm的笼罩面积约1.89万km2。
本次秋雨过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强降雨过程频繁,空间高度集中。2011年9月4—18日连续出现的3次降雨过程集中在短短半月内,这半月内仅8日、9日、15日3天无雨,其余时间降雨过程频繁。另外,3次降雨过程中的强降雨区域均集中在陕西南部及四川北部等“华西秋雨”区,空间高度集中。二是降雨明显偏多,局部雨强大。与常年同期降雨相比,2011年9月上中旬降雨,汉江上游流域偏多2~4倍、嘉陵江流域偏多三至八成,其中汉江上游流域降雨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一位。3次降雨累计过程降雨量最大的是渠江赶场站,为629 mm,其次是河口站,为628 mm,清峪站为617 mm;3次降雨过程中最大1天点降雨量达288 mm(四川省南江县洛坝站);最大3天点降雨量高达435 mm(四川省南江县南江站),为华西秋雨所罕见。累计过程面降雨量超过100 mm的笼罩面积约为17.12万km2,超过300 mm的笼罩面积约为3.18万km2,超过500 mm的笼罩面积约为0.94万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