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情
2010年夏季,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偏西且稳定少动,西风带冷涡和低槽系统偏多,冷暖空气在松辽流域东南部频繁交汇,形成连续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2010年7月19日—8月31日,松辽流域连续出现集中降雨,主要降雨过程7次,即7月19—21日、7月25—28日、7月30—31日、8月4—5日、8月7—9日、8月19—21日、8月26—29日。流域大部地区累计降雨量在100 mm以上,第二松花江流域汛期累计降雨581.7 mm,比历年同期均值偏多30.6%。大于100 mm、200 mm、300 mm、400 mm的暴雨笼罩面积分别为91.2万 km2、41.9万 km2、22.51万km2、15.5万km2,分别占流域面积的73%、33.5%、18%、12.4%。暴雨中心位于温德河官地站,最大1日降雨量为239.5 mm,最大3日降雨量为310.4 mm。辽河流域东部、南部和第二松花江中上游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五成至1.5倍。
此次降雨过程中,暴降雨量之大、覆盖面之广,历史罕见。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降雨过程频繁。在7月19日—8月31日的44天内,松辽流域先后出现6次较大范围的强降雨过程,每次降雨过程仅相隔3~4天,降雨历时约3天,强降雨频繁程度历史少见。二是暴雨区域集中。雨区主要集中在辽宁和吉林两省中东部,累计降雨量300 mm以上降雨范围集中在辽宁中部和吉林东南部,500 mm以上降雨范围集中在辽宁东部。鸭绿江流域为暴雨最集中的区域。三是降雨强度大。松辽流域累计降雨量超过400 mm覆盖面积达15.5万km2,8月20日辽宁宽甸砬子沟最大日降雨量达574 mm;多站次6小时降雨量超过200 mm,其中辽宁宽甸砬子沟6小时最大降雨量高达317 mm,为正常年份全年总降雨量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