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汉江上游大水

1983年汉江上游大水

1983年7月底8月初,汉江上游发生了一场特大洪水,安康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31000 m3/s,最高洪水位259.3 m,超过城墙1~2 m,安康老城遭到“灭顶之灾”,城区平房几乎冲毁殆尽,800余人被淹死。这场洪水,安康灾情独重,但上游石泉或下游洪水并不大,属一般大洪水。灾后统计表明,此次洪涝灾害安康地区经济损失达到7.2亿元。

汉江,又称汉水、汉江河,为长江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境内,流经沔县(今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河长1577 km,流域面积1959年前为17.43万km2,位居长江水系各流域之首;1959年后,减少至15.9万km2。干流湖北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河谷狭窄,长约925 km,集水面积95220 km2;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河谷较宽,沙滩多,长约270 km,区间集水面积45120 km2;钟祥至汉口为下游,长约382 km,区间集水面积18660 km2,流经江汉平原,河道蜿蜒曲折、逐步缩小。

自古以来,汉江流域洪涝灾害频发,根据历代方志资料显示,前208—2010年间,汉江流域出现有记录的洪涝灾害共有336次,平均每6.6年就发生1次,其中特别重大洪涝灾害18次、重大洪涝灾害1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