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8月海河洪水

1963年8月海河洪水

1963年8月上旬,海河流域发生了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暴雨主要发生在南运、子牙及大清河流域。暴雨中心獐貘站7天的降雨量达2050 mm,为我国大陆最高纪录。这次暴雨强度之大、雨区范围之广、降雨历时之长均为本流域有实测资料以来所未有的,造成了海河流域特大洪水。海河南系子牙、大清、南运三大水系洪水总量达330亿m3。部分中小型水库垮坝,不少河流进入丘陵平原以后,相继漫堤决口,泛滥于豫北、冀南及冀中广大平原,京广铁路沿线桥涵路基受到很大破坏,洪水下泄后,严重威胁天津市及津浦铁路的安全。

“63.8”暴雨洪水主要发生于太行山迎风山区。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岳城、岗南、黄壁庄、王快、西大洋等大型水库,有效地控制了山区的洪水,削减了洪峰流量;中下游的白洋淀、文安洼、东淀、贾口洼、宁晋泊等洼淀,作为天然滞洪区,对控制洪水下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下游地区新建和扩建的独流减河、四女寺减河和新开辟的入海水道,大大提高了洪水宣泄能力,减轻了平原地区洪水灾害,确保了天津市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