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情
嫩江各支流7月初先后开始涨水,8月初雅鲁河、绰尔河、洮儿河等次第出现洪峰,洮儿河发生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察尔森站8月5日洪峰流量为1959 m3/s,洮南站洪峰水位为149.58 m,超过1956年的最高水位0.48 m,江桥站洪峰流量为6300 m3/s,相当于15~20年一遇的洪水。绰尔河两家子站8月7日洪峰流量为3260 m3/s。嫩江干流大赉站8月9日以后水位显著上涨,至8月29日最大流量达到7790 m3/s,洪峰水位129.96 m,超过保证水位0.76 m(为有记录以来最大洪水),而后徐徐消退。消退过程十分缓慢,至10月8日流量才消退到2000 m3/s,前后过程历时近两个月。
受10号台风影响,第二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8月22日最大入库洪峰流量为1.7万 m3/s,水库最高水位达266.18 m(超过历史最高水位),为了迅速降低水库水位,放流增至6000 m3/s。8月18—30日,13天中共放水42亿m3;下游扶余站8月31日最大洪峰流量5900 m3/s,相邻的拉林河也出现洪峰,蔡家沟站8月30日亦出现了1090 m3/s的洪峰流量,松花江哈尔滨站下游支流蚂蚁河、牡丹江、倭肯河也出现了较大洪水。
由于嫩江洪水与第二松花江、拉林河洪水遭遇,形成松花江干流特大洪水,松花江干流7月21日开始涨水,水位达114.58 m,松花江下岱吉站8月30日出现1.5万 m3/s的洪峰流量,向下传播又与拉林河注入的1090 m3/s洪水汇合,9月6日达到最高水位120.3 m,最大流量12200 m3/s。松花江干流最大3天、7天洪量分别为30.7亿m3和69.1亿m3。6日以后开始消退,平均每天消退7.18 cm,至11月25日回落到起涨水位,历时128天。
干流哈尔滨站的洪水9月7日17时到达木兰站,水位为110.49 m,超过1956年的最高水位0.2 m;9月8日24时洪峰到达通河站,流量为11900 m3/s;干流洪水于9月11日3时到达下游佳木斯站,洪峰水位为80.34 m,超过1956年的最高水位0.08 m,流量为15400 m3/s。
松花江干流哈尔滨站洪水,由嫩江、第二松花江、拉林河及区间来水组成。嫩江洪水主要来自右岸支流雅鲁河、绰尔河和洮儿河。从60天洪量组成情况来看,哈尔滨站洪水主要来自嫩江和第二松花江,拉林河来水较少。哈尔滨站洪峰流量主要由嫩江、第二松花江及拉林河的洪水组成。根据实测资料分析,由大赉、扶余站至哈尔滨站洪水的传播时间大约是8天,由拉林河蔡家沟站至哈尔滨站的传播时间大约是4天。哈尔滨站9月6日的洪峰主要由嫩江洪峰与第二松花江洪峰前部分组成,拉林河及其区间所占比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