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灾情

三、灾情

特大暴雨引发大山洪和泥石流灾害,造成沙兰河流域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于流域坡降大、洪水汇流快,沿沙兰河迅速冲往下游的沙兰镇。洪水于14时15分到达沙兰镇,加之沙兰镇内河道狭窄、桥梁阻水,泄洪能力下降,致使水位迅速壅高,暴涨出槽,短时间内形成高水头,并夹杂着大量泥沙、树枝和杂物,冲入沙兰镇中心小学,周围的治安、鸡蛋石、王家、和盛等7个村屯同时受灾。仅几分钟时间,教室水位就高达2.2 m。

由于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沙兰镇大量房屋沿河两岸布置,河道右侧(东北侧)距河约1 km左右为丘陵坡地,导致大量房屋建在沙兰河的河滩上。河道左侧(西南侧)地势较缓,西高东低,为慢坡地势,沙兰镇的主街区位于河左侧。当洪水到来之时,分布河岸两侧和河滩上的建筑物就极易被洪水影响。根据已有研究表明,生土墙房屋墙体在水中浸泡2~4个小时,就会因生土浸水软化失去承载能力而倒塌;砖墙房屋尽管是用砂泥砌筑的,耐浸泡能力也很弱,此次山洪历时约3个小时,势必会引发部分房屋倒塌。

河水漫堤淹没了沙兰镇中心小学和河道两岸大量民房,据不完全统计,受灾户3000多户,受灾居民13899人,其中,严重受灾户982户,受灾居民4164人;倒塌房屋324间,损坏房屋1152间;受灾农田8.5万亩,其中,绝产1.5万亩、减产3.2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超2亿元。其中受灾最严重的是沙兰镇中心小学,校区最大水深达2.2 m,当时有352名学生和31名教师正在上课,因而造成了死亡117人的重大伤亡(其中小学生105人、村民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