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情

二、水情

受强降雨影响,大清河北支的拒马河、南拒马河、北拒马河、白沟河、白沟引河等主要行洪河道相继出现较大洪水。大清河水系拒马河紫荆关水文站21日22时出现最高水位522.13 m,洪峰流量2580 m3/s(达20年一遇);张坊站22日7时20分洪峰流量2500 m3/s;漫水河洪峰流量1100 m3/s,为1963年以来最大值,仅次于1956年和1963年,列第三位;落宝滩水文站洪峰水位99.73 m,最大洪峰2510 m3/s。以上3个水文站测得洪峰流量都超过“96.8”期间出现的最大洪峰;白沟河东茨村22日20时出现最大洪峰流量404 m3/s,南拒马河北河店23日17时35分最大洪峰流量118 m3/s,23日15时35分,白沟河与南拒马河洪水在白沟镇汇流后经白沟引河入白洋淀;新盖房枢纽引河闸24日14时出现最大洪峰流量217 m3/s,洪水24日5时入白洋淀。北三河系北运河榆林庄站出现历史最大洪水,洪峰流量达790 m3/s。城市河道洪峰流量均超过20年一遇。暴雨引发部分山区发生泥石流;青龙湾减河土门楼水文站洪峰水位12.06 m,最大流量1090 m3/s;滦河水系澈河蓝旗营水文站洪峰水位7.7 m,洪峰流量1890 m3/s,均超过20年一遇。北京市17座大中型水库共来水5300万 m3,其中密云水库来水2155万 m3、官厅水库117万 m3

大清河、北三河、滦河水系主要洪水过程如下:

(1)大清河系

拒马河紫荆关水文站21日17时10分开始起涨,仅有5小时,至22时涨至洪峰流量2580 m3/s,接近50年一遇,列1949年建站以来第三位(历史最大流量4490 m3/s),最高水位522.13 m,列1949年建站以来第二位(历史最高水位523.2 m,1963年8月);下游都衙水文站21日16时45分开始起涨,23时30分出现首次洪峰流量90 m3/s,22日2时回落至23 m3/s,5时19分出现最大洪峰流量2400 m3/s;下游张坊水文站(北京)21日19时开始起涨,23时出现首次洪峰流量833 m3/s,22日4时回落至220 m3/s,7时20分出现最大洪峰流量2570 m3/s,列1952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第三位(历史最大流量9920 m3/s,1963年8月),接近10年一遇;大石河漫水河站21日22时45分洪峰流量1100 m3/s,列1952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第三位(历史最大流量1860 m3/s,1956年8月),相应水位90.04 m。南拒马河落宝滩水文站21日19时10分起涨,21时出现首次洪峰流量1080 m3/s,22日6时回落至209 m3/s,8时45分出现最大洪峰流量2510 m3/s,接近20年一遇,列历史第二位(历史最大流量3200 m3/s,1963年 8月8日),相应水位99.73 m;北河店水文站23日4时30分开始起涨,17时35分出现洪峰流量118 m3/s。大石河漫水河水文站21日18时开始起涨,22时45分出现洪峰流量1110 m3/s。白沟河东茨村水文站21日23时开始起涨,22日22时出现洪峰流量404 m3/s;下游新盖房水文站23日15时35分开始见水,白沟引河闸24日13时30分出现217 m3/s的最大流量。唐河倒马关水文站21日15时30分开始起涨,19时出现洪峰流量114 m3/s;下游中唐梅水文站20时开始起涨,23时36分出现洪峰流量450 m3/s。中易水安各庄水库22日0时最大入库流量为136 m3/s。唐河西大洋水库22日3时30分最大入库流量为312 m3/s。

(2)北三河系

蓟运河水系沙河水平口水文站22日3时开始起涨,10时5分出现108 m3/s的洪峰流量;洵河三河水文站21日23时开始起涨,22日15时出现洪峰流量230 m3/s。北运河水系牛牧屯引河22日9时30分最大过水流量70 m3/s;潮白河赶水坝水文站22日12时出现最大流量585 m3/s;潮白新河黄白桥站23日7时洪峰流量1103 m3/s;北运河北关闸22日1时洪峰流量1590 m3/s(含分洪闸390 m3/s),接近20年一遇,对应水位19.79 m(拦河闸),水位、流量均列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实测记录的第一位;北运河土门楼水文站7月22日8时50分开始起涨,22日15时出现最大流量145 m3/s;青龙湾减河土门楼水文站7月21日19时25分开始起涨,22日12时洪峰水位12.06 m,对应最大流量1090 m3/s,列历史第二位(历史最大流量1210 m3/s,1955年8月19日),超过20年一遇;青龙湾减河狼窝儿闸22日23时最高水位8.16 m,超过警戒水位(7.5 m)0.66 m;凉水河榆林庄站22日6时水位涨至19.22 m,相应流量555 m3/s,水位、流量均列 1958 年有实测记录以来第一位。

(3)滦河及冀东沿海水系

瀑河宽城水文站22日6时18分开始起涨,7时54分洪峰流量110 m3/s。澈河蓝旗营水文站22日0时开始起涨,3时12分出现洪峰流量1890 m3/s,超过20年一遇,相应水位7.7 m,流量列1959年有实测记录以来的第四位(历史最大流量2180 m3/s,1962年7月)。柳河兴隆水文站21日23时开始起涨,22日3时36分洪峰流量112 m3/s,下游李营水文站22日7时50分出现418 m3/s洪峰流量。沙河冷口水文站22日8时开始起涨,13时5分出现洪峰流量179 m3/s。滦河三道河子22日9时18分开始起涨,18时48分出现洪峰流量100 m3/s;大黑汀水库22日7时入库洪峰2130 m3/s。

本次暴雨洪水工程呈现出突发性、历时短、峰高量小、沿途水量损失大的特点。一是突发性。7月21日8时开始,拒马河上游自上而下沿涞源县城、狮子峪、乌龙沟、王安镇、紫荆关、偏道子、落宝滩、涞水、高碑店一线,出现一个大范围的降雨过程,次日3时基本全部结束,在18小时内平均降雨量均超过200 mm。降雨强度之大,历史罕见。突发的强暴雨在山区迅速产生大量径流,集聚汇入拒马河,夹杂着山石的滚滚洪水顺势而下,2~3小时冲出山口。紫荆关站在7月21日17时10分流量只有4.72 m3/s,半个小时后迅速上涨至300 m3/s,到22时达到最大洪峰流量2580 m3/s,由于降雨逐渐减少,洪水随之开始逐渐回落。其下游南拒马河落宝滩站自19时出现产流,随后水位迅速上涨,2小时后流量达到1080 m3/s(22日8时出现最大洪峰流量2510 m3/s)。北拒马河、白沟河、南拒马河开始行洪,至23日15时35分新盖房枢纽见流,至24日14时出现最大洪峰217 m3/s,之后河系水势整体回落。二是历时短。此次降雨过程历时短,且强降雨集中在2~3小时之内,随后雨过天晴。由此产生的洪水过程也就很短,均持续2~3天。紫荆关站到23日8时回落到11.6 m3/s。三是峰高量小。“7·21”暴雨洪水最大的特点就是峰高量小,紫荆关站最大洪峰流量为2580 m3/s,为1963年以来的最大值,超出1996年的最大洪峰(1755 m3/s)825 m3/s。但是随后无雨,水势回落迅速,河道过水量相对较小,至8月2日8时紫荆关站过流近1亿m3,南拒马河落宝滩站1.02亿m3,通过新盖房引河闸泄入白洋淀水量0.59亿m3。四是沿途水量损失大。除张坊以上河段全年有少量基流外,“7·21”暴雨洪水前其余河道均已多年干涸。河道初次行洪,洪水自然下渗损失较大,加之近年来部分非主要行洪河道非法采沙形成的沙坑存蓄了不少水量,造成下泄洪量大幅减少。初步统计分析,本次洪水,至8月2日8时经过白沟河东茨村站洪水总量0.88亿m3,南拒马河北河店站0.12亿m3,新盖房引河闸下0.59亿m3,据此推算,南拒马河北河店以上损失量近0.9亿m3,白沟河与南拒马河北河店以下损失量0.4亿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