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8月淮河中游洪水

1954年8月淮河中游洪水

1954年8月淮河流域发生特别重大洪涝灾害。在此次洪涝灾害过程中,淮河流域出现多次强降雨过程,降雨笼罩面积广,雨期持续时间长,降雨强度大,为历史所罕见。流域内自5月开始降雨,6月相继出现大雨和暴雨,至7月连续发生多次大暴雨。暴雨中心在淠河上游、淮北、王家坝至正阳关一带。此次降雨过程中仅7月份的降雨量在部分站点就已经超过了1200 mm。河南省沈丘,安徽省王家坝、润河集、符离集等地降雨量都已超过900 mm。中渡以上最大30天流域面平均降雨量1954年大于1931年,分别为521 mm和445 mm。1954年淮河洪水总量超过1950年洪水量200亿m3,降水总量超过1950年180亿m3。截至1954年8月6日,淮河蚌埠以上干、支流的水位已全部超过了保证水位,很多地方已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如安徽省正阳关7月26日的水位,就超过历史最高水位1.64 m;蚌埠8月5日5时的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95 m。尽管淮河干支流在经历了1950年洪水后得到了初步的治理,但此次洪水仍给淮河流域带来了严重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