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情

二、水情

受6月上旬至8月中旬的连续降雨过程的影响,嫩江流域、松花江干流形成特大洪水,黑龙江上游形成大洪水。其中嫩江干流先后出现4次洪峰,松花江干流出现3次洪峰,洪峰量级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猛,连续两次突破历史纪录,嫩江、松花江干流有13个水文站发生了有水文记载以来的第一位大洪水,成为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历史性特大洪水。

(1)第一次洪水过程。嫩江干流及其支流甘河、黑龙江上游及其支流呼玛河发生大洪水。嫩江干流库谟屯站6月25日8时出现第一次洪峰,水位234.68 m,流量4350 m3/s,为建站以来的第一位大洪水;同盟站6月27日15时出现洪峰,水位170.36 m,流量8350 m3/s,为建站以来的第二位大洪水;齐齐哈尔水位站6月29日2时出现洪峰,水位148.43 m,超保证水位0.23 m;江桥站7月3日11时出现洪峰,水位140.71 m,流量7480 m3/s,为建站以来的第三位大洪水。甘河加格达奇站6月24日17时出现洪峰,水位100.64 m,流量1460 m3/s,为建站以来的第四位洪水。黑龙江上游出现了三至四位大洪水。开库康站6月25日17时出现洪峰,水位98.07 m,为建站以来的第三位大洪水;呼玛站6月28日17时出现洪峰,水位100.87 m,为建站以来的第四位大洪水;支流呼玛河碧水站6月23日20时出现洪峰,水位10027 m,流量2060 m3/s,为建站以来的第三位大洪水;呼玛桥站6月28日14时出现洪峰,水位94.88 m,流量2920 m3/s,为建站以来的第四位大洪水。受嫩江第一次洪水过程和第二松花江、拉林河来水的影响,松花江哈尔滨站7月22日22时55分出现的第一次洪峰,水位1164 m,流量4910 m3/s。

(2)第二次洪水过程。汤原县境内有8条小河流发生大洪水,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大洪水;依兰县境内巴兰河流域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位大洪水。嫩江支流雅鲁河碾子山站7月23日8时出现洪峰,流量1900 m3/s,嫩江江桥站7月26日8时水位为140.2 m,流量6100 m3/s。

(3)第三次洪水过程。嫩江干流及其支流雅鲁河、绰尔河、罕达罕河、阿伦河、诺敏河等发生特大洪水或大洪水。雅鲁河碾子山站7月27日23时出现洪峰,水位217.21 m,流量为3700 m3/s,为有水文记载以来的第一位大洪水;绰尔河两家子站7月27日7时出现洪峰,水位102.34 m,流量5500 m3/s;罕达罕河景星站7月27日2时出现洪峰,水位100.29 m,流量560 m3/s;诺敏河古城子站7月28日18时出现洪峰,水位205.43 m,流量2230 m3/s;阿伦河乌斯门站7月27日23时出现洪峰,水位98.72 m,流量1150 m3/s。受干支流洪水影响,嫩江干流下游发生特大洪水。7月30日10时,江桥站出现第三次洪峰,水位为141.27 m,流量为9340 m3/s,超历史最高洪水位(1969年水位140.76 m)0.51 m。受嫩江第三次洪水过程和第二松花江、拉林河来水影响,松花江哈尔滨站8月9日21时出现第二次洪峰,水位118.75 m,超警戒水位0.65 m,流量7390 m3/s。

(4)第四次洪水过程。嫩江流域和松花江干流发生历史性特大洪水。嫩江支流雅鲁河碾子山站8月10日4时出现第二次洪峰,水位217.64 m,超历史最高洪水位(第一次洪峰水位217.21 m)0.43 m,流量500 m3/s,为有水文记载以来的第一位大洪水;诺敏河古城子站8月10日11时出现洪峰,水位206.87 m,超历史最高洪水位(1952年8月4日,水位206.57 m,流量4980 m3/s)0.3 m,流量6660 m3/s,为有水文记载以来的第一位大洪水;罕达罕河景星站8月11日8时出现洪峰,水位101.24 m,流量1760 m3/s,为有水文记载以来的第一位大洪水;阿伦河乌斯门站8月10日7时出现洪峰,水位98.88 m,流量1800 m3/s,为有水文记载以来的第一位大洪水。受干支流洪水影响,嫩江干流中下游发生第四次洪水。同盟站8月12日3时出现洪峰,水位170.69 m,流量12200 m3/s;齐齐哈尔站8月13日6时出现洪峰,水位149.3 m;江桥站8月14日3时出现洪峰,水位142.37 m。上述各站均为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受嫩江第四次洪水过程和第二松花江、拉林河来水影响,松花江干流出现第三次洪水,通河以上江段和富锦江段发生了有水文记载以来的特大洪水,依兰、佳木斯江段发生了第二位大洪水。哈尔滨站流量8月16日18时开始超过1957年历史最大流量(12200 m3/s),水位18日7时开始超过保证水位(120.3 m),自8月18日11时至8月22日12时水位缓慢上涨,由120.41 m上涨到洪峰水位120.89 m,历时97个小时,8月22日12时至8月23日19时洪峰水位持平31个小时,然后开始缓慢回落,洪峰水位超1957年历史最高洪水位(120.05 m)0.84 m,洪峰流量17300 m3/s,为1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佳木斯站8月26日20时出现洪峰,水位80.34 m,超1991年洪水位(80.21 m)0.13 m,流量16200 m3/s,为有水文记载以来的第二位大洪水。洪峰于9月2日通过抚远县(今抚远市)进入俄罗斯境内。抚远站水位87.81 m,低于历史最高洪水位(1994年88.33 m)0.5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