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情

一、雨情

从8月13日—9月12日,黄河上游地区连续降雨达31天,其中有3次较强的降水过程,以9月9日为最大,雨区主要在积石山一带,降雨中心久治站最大日降雨量达43 mm。本次黄河上游降雨的特点是强度小、雨日多,日降雨量很少达到暴雨(日降雨量大于50 mm)量级。对雨区中心10个降雨量站的资料进行统计,各量级降雨日数:无雨3天,小雨(0.1~10 mm)18.5天,中雨(10.1~25 mm)9 天,大雨(25.1~50 mm)1.5天。

首先,自8月13日开始,在西北地区东部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出现暴雨,导致陇海铁路一度中断。而后,8月13—29日黄河上游连续降雨17天,但降雨量不大,一般为50~100 mm,仅局部地区达150~200 mm。由于前期干旱,该时段的降雨大多下渗损失,增加土壤湿度,河道底水抬高。第三次过程是8月30日—9月13日黄河上游地区又连续降雨15天,该时段降雨雨区范围较大,降雨量又集中在8月30日—9月5日几天内,降雨量达100~150 mm。由于前期(8月13—29日)降雨使流域内土层基本达到饱和,所以后期(8月30日—9月13日)降雨对形成唐乃亥断面的洪峰起了主要作用。9月1—13日龙羊峡以上,流域平均总降雨量达130~140 mm。

本次降雨过程的雨区范围,除笼罩黄河上游唐乃亥以上及大夏河、洮河外,还涉及长江流域的通天河、雅砻江、大金川、岷江和白龙江等流域,是一场跨省、跨流域的大面积降雨。黄河唐乃亥以上200~300 mm的主雨带呈西北—东南向分布,最大点降雨量在长江流域的三打古,次降雨量394.9 mm。150 mm等降雨量线笼罩面积超过25万km2,其中唐乃亥以上150 mm降雨量笼罩面积为110400km2。200 mm以上笼罩面积为124500 km2,其中唐乃亥以上为73400 km2;300 mm笼罩面积达7830 km2,其中唐乃亥以上为4910 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