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情
受暴雨影响,7月17日10时—18日0时,沿程次第出现最大流量,从而形成干支流洪水在花园口同时遭遇的不利情况。三花区间黄河干流花园口站7月15日12时起涨,7月18日0时出现最大洪峰流量22300 m3/s,水文站洪水位达到94.42 m,洪峰持续2.5小时,22日18时落平,历时7天,洪水过程由3个洪峰组成,主峰在中间。小浪底站14日20时起涨,17日10时出现最大洪峰流量17000 m3/s,峰顶持续1.5小时,21日0时落平,历时6.5天。三门峡站(根据陕县站水文资料)7月14日17时起涨,18日16时出现最大洪峰流量8890 m3/s,20日0时落平,历时5天。支流伊洛河黑石关站,7月16日12时起涨,17日13时30分出现洪峰流量9450 m3/s,23日0时落平,历时5天,洪水过程由两个洪峰组成,主峰在前。沁河小董站7月16日14时起涨,17日20时出现洪峰流量1050 m3/s,至22日0时落平,洪水过程5天。
这次洪水是由三门峡以上、伊洛河、沁河及三花间的干流区间四地区来水所组成的,7天洪量61.11亿m3,其中三门峡以上来水33.17亿m3,占54.4%,三花间来水27.94亿m3,占45.6%。三花间的水量主要来自伊洛河,为18.52亿m3,其次是干流区间,为6.74亿m3,最小为沁河2.68亿m3。
黄河下游是著名的地上河,素有“悬河”之称,两岸有大堤约束。长垣至范县的临黄大堤与北金堤之间为北金堤滞洪区,孙口至艾山间有东平湖,在大洪水情况下可起分洪滞洪作用。支流主要有汶河,经东平湖汇入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滩槽高差约2~3 m,花园口至孙口主槽宽度为1000~1500 m。两岸大堤堤距,花园口至孙口一般为10 km,个别为5 km,最大为23 km,艾山以下为1~3 km。相应地,泄洪能力也是上大下小。洪水进入下游河段后,东坝头以下全部漫滩,大堤临水,堤根水深一般为2~4 m,个别水深达5~6 m,同时高水位持续时间长,高村至洛口河段洪水在保证水位持续34~76小时。洪水漫滩后,由于花园口至孙口槽蓄作用大,洪峰削减较多。孙口至艾山段在东平湖的滞洪下,孙口的流量为15900 m3/s,至艾山削减到12600 m3/s,从而该场洪水顺利通过艾山以下的窄深河道,保证了济南市和黄河两岸人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