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情

一、雨情

1985年汛期,辽宁省相继受台风、暴雨等多种灾害性天气影响,台风频度大,8月份相继遭受3次台风直接影响,导致大连、营口、盘锦、鞍山和辽阳等地区普降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1985年8月,辽河中下游地区发生大小降雨7次,其中主要有4次,造成辽河1个月之内连续发生4次洪水。8月初,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较常年偏东、偏北,经常维持在日本和日本海附近,且持续稳定少动。而大陆高压强度减弱,有利于太平洋地区的台风沿副热带高压后部北上,直接影响辽河。8月2日,6号台风于黄海岸一带登陆,辽河东部地区普降大雨,主要雨区在清、柴、泛、浑、太诸河,1—4日,浑河、太子河一般降雨量为120 mm,最大降雨量羊胡子沟为 219 mm,清、柴、泛河一般降雨量为100 mm,最大降雨量张家楼子站为134 mm。8月14日,8号台风又在黄海岸一带登陆,辽河中下游地区再次普降大雨,主要雨区仍在清、柴、泛、浑、太诸河上游,12—14日一般降雨量在100 mm以上,最大降雨量的腰寨子站为110 mm。8月19日,9号台风于辽东湾登陆,辽河中下游全面大雨。主要雨区在辽河干流和浑河、太子河下游地区,降雨量逐渐往中上游递减,这场雨范围广、强度大,18—21日100 mm以上降雨量笼罩面积约达3.2万km2,200 mm以上降雨量笼罩面积约达1万km2,最大降雨量牛庄站达405 mm。8月23—25日,辽河中下游又普遍降雨,主要雨区仍在清、柴、泛河和浑、太子河中上游,降雨量一般在50 mm以上,最大降雨量东陵站为96 mm。这次降雨量虽然不大,但前期流域已饱和,降雨量几乎全部成为径流,造成了辽河第4次洪水。

本次降雨过程的主要特点是:一是次数多、强度小。7、8两月,流域降雨共12次,其中7月5次,8月7次,次数之多,为历史记录所罕见。虽然总降雨量很大,但次降雨量较小,历时长,强度不大。例如上述4场主要降雨,一般历时3、4天,一般降雨量100~200 mm,点降雨量除牛庄4天累计过程降雨量405 mm外,没有特大暴雨。这几场连续降雨造成了辽河洪水量大、峰小的特点。二是降雨范围广、降雨中心稳定少动。7、8两月12次降雨中,除少数外,主要雨区都分布在清、柴、泛、浑、太诸河中上游地区,整个雨区笼罩了包括东辽河在内的辽河中下游地区,范围广、主要雨区稳定少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