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情
8月2—5日,受8号台风影响,海河流域南部发生特大暴雨,漳卫河、子牙河、大清河发生了自1963年以来的又一次特大洪水,十几座大型水库溢洪,300余座中小型水库暴满。本次特大洪水主要发生在海河流域南部三水系,北部除蓟运河偏丰外,其他河系均未发生大洪水。
南运河漳卫两支均有较大洪水。卫河元村站8月6日出现最大流量915 m3/s。清漳河刘家庄站4日13时最大洪峰流量为4780 m3/s,下游匡门口站4日15时24分最大洪峰流量为5250 m3/s,漳河观台站4日18时最大洪峰流量为8510 m3/s。刘、匡、观三站起涨时间几乎相同,随集水面积的增加,自上而下依次到达峰顶。岳城水库4日凌晨起水位猛涨,在加大泄量的情况下,5日21时达最高水库水位146.9 m,比1963年最高水库水位144.73 m高出2.17 m,相应水库蓄水量为6.08亿 m3。下游蔡小庄站5日14时42分见水,6日14时达最大流量1470 m3/s。洪水流量超过1400 m3/s持续了22个小时,超过1000 m3/s持续了74个小时。漳河与卫河洪水汇合后向下游推进,9日22时南陶站出现1950 m3/s洪峰流量。
暴雨导致滏阳河各支流普发洪水,各水库相继溢洪。8月4日晨,洺、沙、泜、午、槐、洨各河同时涨水。洺河临洺关站21时出现最大洪峰流量3460 m3/s。沙河野沟门水库18时最大入库流量为5080 m3/s,同时达到最大泄量4110 m3/s。沙河朱庄水库17时最大入库流量为9390 m3/s,最大泄量为6600 m3/s。沙河下游端庄站5日0时最大流量为6100 m3/s。泜河临城水库最大入库流量发生在4日12时,达3480 m3/s,5日0时最大泄量为1020 m3/s。各河洪水自西向东几乎同时穿越京广铁路,向宁晋泊、大陆泽汇集。宁晋泊、大陆泽两滞洪区被迫启用滞洪,但因河道溃决漫溢,大量洪水流失在沿途,最终进入滞洪区的洪水不足一半。大陆泽环水村最高水位仅29.09 m,远低于1963年的33.41 m。
8月4日,滹沱河岗南、黄壁庄区间支流冶河、甘陶河、金良河各河同时涨水。滹沱河小觉站4日14时42分出现2370 m3/s的洪峰流量,居建站以来第二位。岗南水库4日21时最大入库流量为7020 m3/s,相当于50年一遇,水库被迫溢洪。甘陶河上游泉口站4日出现4100 m3/s的最大流量,张河湾水库最大入库流量为4720 m3/s,约为200年一遇。冶河平山站4日8时起涨,21时到达峰顶,最大流量为13000 m3/s,相当于100年一遇。黄壁庄水库下游北中山站6日14时30分最大流量为3500 m3/s。滹沱河洪水由北中山继续下行进入献县泛区,与滏阳河来水汇合后经泛区滞蓄再由献县枢纽排泄入海。由于平原地势平缓,行洪河道排泄不畅,洪水行进缓慢。
大清河洪水较南运、子牙河滞后,且水量也比南运、子牙河小。磁河横山岭水库5日1时最大入库流量为991 m3/s,最大泄量为386 m3/s。王快水库5日5时最大入库流量为3150 m3/s,为1964年以来最大值,最大泄量为571 m3/s。西大洋水库5日18时最大入库流量为1210 m3/s,最大泄量为352 m3/s。龙门水库5日8时最大入库流量为569 m3/s,最大泄量为287 m3/s。拒马河紫荆关站5日3时最大洪峰流量为739 m3/s,与1964年、1966年接近。张坊站5日11时最大洪峰流量为1740 m3/s,为1964年以来的最大值。分流入南拒马河的洪水与安格庄水库下泄的洪水在北河店汇流,5日20时出现最大洪峰流量1280 m3/s。分流入北拒马河的洪水汇入白沟河后,6日20时东茨村站出现最大洪峰流量851 m3/s。
蓟运河在7月下旬已经出现一次洪峰,8月2日以后上游于桥水库和九王庄闸泄量逐渐增加,6日2时小河口达到保证水位6 m,被迫扒开水六村滞洪。7日又出现第三次洪峰,虽有于桥水库拦洪错峰,11日17时,小河口水位仍达到6.31 m,超过保证流量水位0.31 m;流量达463 m3/s,超过保证流量63 m3/s,使下游玉田县多处出现险情。
海河干流水位1996年入汛以来一直控制在低水位运行,8月13日19时15分才开启西河闸向海河干流分泄上游洪水,西河闸入海河干流的起始流量为50 m3/s,此后流量不断增大,8月22日18时增加到150 m3/s,8月27日增加到171 m3/s,9月7日达到西河闸所控制的最大入海河干流的流量(即200 m3/s)。到9月15日经西河闸向海河干流分泄洪水总量为4.43亿 m3。海河干流的洪水通过海河闸入渤海,海河闸最大瞬时流量为325 m3/s,最大日均流量为197 m3/s。至9月30日,经海河干流入海的总水量为6.13亿 m3。海河干流最高洪水位达到3.9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