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情

一、雨情

受冷空气和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共同影响,2012年7月21—22日,京津冀地区普降暴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降雨主要集中在大清河大部、永定河中下游、北三河中下游、滦河中下游地区。流域面平均降雨量为48 mm,其中,北三河112 mm、大清河80 mm、滦河71 mm;大清河北支流域193 mm、张坊以上流域205 mm。本次降雨量大于50 mm的笼罩面积5.2万km2,大于100 mm的笼罩面积10.94万km2,大于250 mm的笼罩面积0.4万km2。累计降雨量较大的站点有大清河系北京房山河北镇541 mm、北京房山霞云岭398 mm、北京房山漫水河357 mm、河北省涞源县王安镇349 mm。

此次降水过程,21日0时在保定西南部开始降雨,随后雨区扩大至保定西部,到21日8时石家庄西北部、保定西部及唐山和承德个别点降小到中雨,局部降大雨,中心在保定西南部;8时后雨区向东北移动,保定北部降中到大雨,中心移至安各庄水库附近,易县上陈驿2小时降雨量52 mm;10时后雨区继续向东北移动,雨区扩大至张家口,暴雨中心移至涞水与北京交界处,涞水县落宝滩2小时降水量81 mm;12时后雨区继续向东北移动,至16时雨区扩大到保定、廊坊及以北地区,暴雨中心又返回到保定西北部的涞源、易县、涞水一带,强度加大,保定西北部降暴雨到大暴雨,中心在涞源县东部,王安镇4小时降雨量158 mm;16—20时暴雨中心移到北京市,强度继续加大,中心降雨量248 mm(北京、漫水河);20—24时强雨区东移,形成2个暴雨中心,西部中心在北京、保定及廊坊三市交界处,中心固安市区4小时降雨量为226 mm、涿州市区201 mm,东部中心在承德兴隆县一带,中心兴隆县六道河4小时降雨量为170 mm。22日0—3时,强雨区向东偏南方向移动,南部暴雨中心在廊坊永清县城,3小时降雨量为131 mm;东部暴雨中心在遵化县和兴隆县交界处,3小时降雨量为121 mm(遵化市前毛庄);3时后保定、廊坊、北京降雨基本停止,雨区移到河北省东部,暴雨中心仍在遵化和兴隆交界处,遵化市上关水库3小时降雨量为146 mm;6时后大部雨区降雨基本停止,仅秦皇岛及承德东南部继续降雨,强度明显减弱,中心在抚宁县(今抚宁区)城子峪村,降水量为73 mm;14时后“7·21”降雨过程结束。

其中,北京市全市平均降雨量170 mm,是1951年有降雨量观测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雨,相当于60年一遇。这次强降雨范围覆盖面大,除西北部的延庆外,北京其他地区均出现了100 mm以上的大暴雨,占全市总面积的86%以上。城区(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六区)平均降雨量215 mm,房山、平谷和顺义三区平均降雨量200 mm以上,其中房山区平均降雨量达301 mm,降雨分布不均,西南部、东南部大,东北部小,暴雨中心房山区河北镇降雨量541 mm,接近500年一遇。北京市1小时降雨量普遍达40~80 mm,持续时间3~4个小时,最大雨强出现在21日20—21时平谷挂甲峪,达100.3 mm。

降雨主要呈现3个特点:(1)累积降雨量大。全市平均降雨量170 mm,城区平均215 mm,全市最大降雨出现在房山河北镇,气象观测数据为460 mm,水文观测数据为541 mm,城区最大降雨量出现在石景山区模式口328 mm(气象站)。(2)强降雨历时长。1小时降雨量普遍达40~80 mm,持续时间3~4小时,最大雨强出现在平谷挂甲峪,达100.3 mm(21日20—21时)。(3)强降雨范围广。这次强降雨范围覆盖面积大,除西北部的延庆外,北京其他地区均出现了100 mm以上的大暴雨,占全市总面积的86%以上。从区域分布来看,本次降雨过程房山区最大,平均降雨量达301 mm,半数以上站点超过百年一遇,延庆县降雨量较小,为69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