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情

二、水情

7月份,长江流域来水总体偏多四成多。上游金沙江向家坝站来水偏少近两成,上游干流寸滩站偏多一成多,三峡入库偏多两成多,宜昌站偏多两成多,中下游干流螺山、汉口站均偏多三成多,大通站偏多四成多。长江上游主要支流岷江高场站来水偏多一成多,沱江富顺站偏少近两成,嘉陵江北碚站偏多三成多,乌江武隆站偏多七成多;汉江丹江口入库偏多近两成,中下游兴隆站偏多近四成;洞庭“四水”合成流量偏多近四成,鄱阳“五河”合成流量偏多八成多。全流域共139条河流247站发生超警戒、超保证、超历史洪水(其中165站超警戒,32站超保证,50站超历史),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支流大渡河、干流向寸区间支流、乌江、长江中下游干流、清江、鄂东北水系、洞庭湖湖区及水系、鄱阳湖湖区及水系、青弋江、水阳江、滁河及巢湖等地区。

长江流域干支流均发生多次不同程度的涨水过程。上游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站均在中下旬迎来多次明显涨水过程,其中岷江高场站发生2次明显涨水过程,最大流量分别为10000 m3/s(18日2时)、13400 m3/s(26日17时10分);沱江富顺站发生1次明显涨水过程,最大流量为13070 m3/s(31日23时);嘉陵江北碚站发生2次15000 m3/s以上的涨水过程,最大流量分别为17100 m3/s(17日21时)、20600 m3/s(27日3时40分)。乌江武隆站上中旬发生多次10000 m3/s以上的涨水过程,最大流量为12400 m3/s(6日10时)。受干支游来水影响,上游干流寸滩站中下旬发生2次40000 m3/s以上的涨水过程,最大流量分别为43500 m3/s(18日7时)、50600 m3/s(27日14时),其中第二次涨水过程最高水位181.95 m(超警戒1.45 m,27日18时40分)。上游金沙江向家坝站下旬来水快速增加,月最大流量15600 m3/s(23日17时40分),此后波动消退,流量减小至10000 m3/s左右波动。

受上游来水和强降雨影响,三峡水库分别于7月上、中、下旬各发生1次编号洪水过程。长江1号洪水期间,三峡水库入库洪峰流量53000 m3/s(2日14时),最大出库流量35900 m3/s(2日16时),最高调洪水位149.37 m(4日1时);长江2号洪水期间,三峡水库入库洪峰流量61000 m3/s(18日8时),出库流量14日起从19000 m3/s左右逐步增加,最大出库流量40000 m3/s左右,最高调洪水位164.58 m(20日5时);长江3号洪水期间,三峡水库入库洪峰流量60000 m3/s(27日14时),最大出库流量40000 m3/s左右,最高调洪水位163.36 m(29日8时)。8月1日8时,三峡水库水位161.11 m,入、出库流量分别为36000 m3/s、34500 m3/s。经上游水库群拦蓄调度后,宜昌站来水总体平稳,月最大流量为47100 m3/s(27日14时)。

下旬,汉江上游发生1次涨水过程。经上游水库拦蓄后,丹江口水库23日2时出现最大入库流量6500 m3/s,最大出库流量2600 m3/s左右,库水位25日11时最高涨至161.74 m。8月1日8时,丹江口水库库水位161.58 m,入、出库流量分别为2300 m3/s、2660 m3/s。

洞庭湖水系除湘江来水较为平稳之外,澧水、资水、沅江均发生超警戒洪水,洞庭“四水”发生多次较大涨水过程。澧水石门站发生6次5000 m3/s以上的涨水过程,最大流量10700 m3/s(7日8时);沅江桃源站发生4次9000 m3/s以上的涨水过程,最大流量17700 m3/s(9日17时8分);资水桃江站发生1次较大涨水过程,最大流量7630 m3/s(27日16时45分)。受上述支流及区间来水影响,洞庭“四水”出现3次20000 m3/s以上的涨水过程,最大合成流量25600 m3/s(9日8时)。洞庭湖七里山站上中旬水位持续上涨,12日5时30分出现洪峰水位34.58 m(超保证0.03 m),水位小幅消退后出现2次不同程度的回涨过程,最高水位为34.74 m(超保证0.19 m,28日13时,居有实测记录以来第五位)。8月1日8时,七里山站水位34.25 m(超警戒1.75 m),超警戒时间已达29天。

鄱阳湖流域发生超历史大洪水,修水、赣江、信江、饶河乐安河及昌江均发生超警戒洪水,水系尾闾及湖区多站水位超历史。昌江渡峰坑站、乐安河虎山站均发生2次4000 m3/s以上的涨水过程,渡峰坑站最大流量8720 m3/s(9日6时10分),虎山站最大流量8760 m3/s(9日17时58分);信江梅港站发生1次较大涨水过程,最大流量9780 m3/s(10日10时45分);赣江外洲站发生1次较大涨水过程,最大流量19800 m3/s(11日17时);修水虬津站、万家埠站均发生多次较大涨水过程,虬津站最大流量3520 m3/s(11日7时45分),万家埠站最大流量4490 m3/s(9日0时26分),永修站最高水位23.63 m(超警戒3.63 m,11日11时15分),超过历史最高水位(1998年7月31日23.48 m)。受上述支流及区间来水影响,鄱阳“五河”发生2次较大涨水过程,最大合成流量为43200 m3/s(11日6时)。鄱阳湖星子、湖口站上中旬水位持续上涨,星子站12日23时出现最高水位22.63 m(超警戒3.52 m),超过历史最高水位(1998年8月2日22.52 m),湖口站12日19时出现洪峰水位22.49 m(距保证水位仅0.01 m),居有实测记录以来第二位,仅次于1998年7月31日的22.59 m。8月1日8时,星子、湖口站水位分别为21.16 m(超警戒2.16 m)、21.11 m(超警戒1.61 m),超警戒时间分别达28天、27天。

上中旬,长江1号洪水经三峡水库拦蓄后继续向中下游演进,同时叠加干流附近区间来水增加影响,中下游干流监利以下河段水位持续上涨,并在6日前后相继超过警戒水位。12—13日,城陵矶至大通河段各站相继现峰转退,汉口至大通河段各站洪峰水位居有实测记录以来最高水位第二至四位,其中九江站洪峰水位22.81 m,居有实测记录以来最高水位第二位。7月中下旬,长江2号洪水、3号洪水经上游水库群拦蓄后继续向中下游演进,荆江河段、城陵矶至汉口河段水位小幅消退后返涨,其中荆江河段水位超过前期最高水位,沙市站洪峰水位43.36 m(24日16时),最大超警戒幅度0.36 m,监利站洪峰水位37.3 m(24日21时),最大超保证幅度0.07 m;叠加洞庭湖水系及干流附近区间来水增加影响,城陵矶至汉口河段再次出现2次不同程度的回涨过程,其中莲花塘站洪峰水位34.59 m(超保证0.19 m,28日12时,居历史最高水位第五位),汉口站水位未超过前期最高水位。7月中下旬,干流九江至大通河段水位缓慢消退;受叠加潮位顶托影响,马鞍山至镇江河段最高潮位均超过历史最高水位。8月1日8时,长江中下游干流石首以下河段水位仍维持在警戒水位以上,超警戒幅度0.43~1.65 m,其中莲花塘站超警戒时间最长。

长江下游支流滁河、青弋江、水阳江、巢湖等均发生超警戒及以上洪水。滁河襄河口闸以上河段全线超历史,晓桥站水位波动上涨,最高水位12 m(超警戒2.5 m,20日1时),8月1日8时水位9.53 m(超警戒0.03 m),超警戒时间达23天。青弋江西河镇(二)站发生1次快速涨水过程,最高水位17.38 m(超警戒0.88 m,7日14时)。水阳江新河庄站水位快速上涨,最高水位13.7 m(超保证0.7 m,7日11时14分),8月1日8时水位12.68 m(超警戒1.18 m),持续超警戒时间达27天,超保证时间24天。巢湖忠庙站最高水位13.43 m(超保证0.93 m,22日10时48分),超过历史最高水位(1991年7月13日12.8 m),8月1日8时水位12.96 m(超保证0.46 m),超警戒时间达38天,超保证时间14天。